準提法的中心思想-2
準提法的慈悲體現
慈悲心的5種定義 --大慈拔苦大悲與樂=虔誠心、恭敬心、感恩心、慚愧心、懺悔心的涵義。
準提真言的本心1句「... 唵折隸主隸準提娑訶」是準提心咒,意指《唵》歸命《折隸主隸》即身相應《準提娑婆訶》準提菩薩獲得大成就,是從《歸命之後才能與準提菩薩即身相應,和獲得準提菩薩相等的成就》,這當然有著必須的條件的《歸命》,才能談到《即身相應》,是從《事部》入手的密訣。
這裡所謂的《即身相應》之意,是從自我的內在《唵》字的啟示,然後引導1切的言行思考往前更進1步的獲得《成就》,不是只知其1不知其2的偏離正軌,它是從自我本心的覺醒。《唵》字是獨1無2的法門。
「折隸」也可以當「舍利子」來解釋,那就成了「智慧」的主題,「主隸」亦可當作「化身」來解釋,是指自我的覺醒之後,很自然的就成為準提菩薩的「化身」。佛法通常是當作「轉凡入聖」的內在改造的工具。
人類的言行既然受著「思想」的支配,那麼從「思考模式」去改變,對個人的言行自然也隨著修正,並彰顯於外,就能影響外在的世界。所有的宗教目的才能在人間兌現,它也同時影響著深遠的世代,對於未來的人類引起作用。反之,則可能變得偏激與傲慢,戰爭的殘酷也就如惡夢般的如影隨形。
這裡所指的「娑訶」是有條件的「虔誠、恭敬、感恩、慚愧、懺悔」的內在修持境界,它不只是佛法的名相而已,更含有深刻的「覺悟」內證,是從1言1行的表現上去驗證的《果德》。
什麼是「拔苦與樂」的境界?當然是從自我的內在相應於準提菩薩內證的功德,藉以達到個人的《開悟》的理想,而後才是推己及人的《普渡眾生》。所有的法門無不築基於此,捨此即無《佛法》可言。
因此,慈悲不是用嘴巴說瞎話,是要求自我必須達到與真理相應的境界,也就是《開悟》之意。密法雖有捨繁從簡的入手方式,其目的是讓初學者能於最短的時間,取得快速的感應。但是許多人往往錯用功夫,甚至從1開始就被引導入於歧途之中,以致終身無法發覺自己的錯誤方向。
快速公路雖然很方便,但是如果《上錯線》,就有慌亂無所適從的危險,1旦發覺錯誤想《回頭》,不但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,更可能造成災害。
佛慧上師 講稿 5/03/2544
本文原始網址:http://voto.org/Web/mother-boda/webindex/mb04.htm
本文原始網址:http://voto.org/Web/mother-boda/webindex/mb04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