悉發菩提心
凡是所有能「見道」,和能因「聞」而思,因思而修學的人,都屬於真心「見性」的成道者,故能感受而引「發」菩提心。這是以「道」引「道」,以「佛」引「佛」的實際行為。不是白日說夢話,和浮濫空洞的名相解釋,更不是危言恫嚇得鬼神說,所能比擬的。
盡此1報身
「我」既已見「真道」,則1切世俗的名利,皆非我所需,亦非「我」所堪擁有。在這1生當中,能暫時為「我」所用的,除了「我」這1具肉體之外,別無長物。故願盡此生的肉身(報身),為「我」所見的真理,鞠躬盡瘁死而後已。這是徹底表達了「真心」「見性」者,最懇切的肺腑之言。
同生極樂國
「同生」是我和所有的人,1起(或共同)重生。所謂的「重生」,是說「靈性」的再生,亦即大家所強調的「覺悟」。而覺悟的人,亦即「見性」成道的人,並不是死後才成就的「靈」。
撇開死後的往生之說,若單以「恆河沙數佛」,又以1沙1「佛國」來,則1切凡夫,若不能以今生今世的「凡性」,經過轉入「聖性」的「極樂國」,那麼,所有的願望與理想,只不過是付諸歷史長夜的笑談而已。
然則,吾人既已重生(轉凡入聖),就必須拿出具體的「東西」,以實現「極樂國」的真實境界。才能使眾生享受「極樂」的國度。這就有待個人的「真心」體現,然後匯聚所有「見性」的成道者的力量,才能完成的心靈工程。絕不是靠1己之力,或翻印幾本「老古董」,鑄造幾尊「勝利女神」,建幾間摩登寺廟,捐獻萬擔麵包,或投資幾艘「阿波羅」的「功德」,就藉以舒適安然而「往生」的。
現在,再從回向真言的涵義,來解釋「同生極樂國」的宗旨。
回向真言是說:「佛母值得讚歎,菩提(道)就像尖銳無比的金剛,破除內在也破除外在的2大障礙」。
這正說明了「恆河沙佛」的真實義。1個經過「重生」體驗的人,已經具足代表1尊佛,在個人的領域裡,是1沙1佛國的主體,每1個個人都是由此「心」的成道,而具備了「本尊」的德性。
實際上,此「心」成道的秘密(不2法門),就是在於破除(或消滅)內在(心執)和外在(物執)的2道障礙。凡是能破者必然會成「菩提」。
本來凡夫心是不值1提的,但觀察宇內所有的動、植物類,雖也具備了物性的本能作用,畢竟不如(比不上)此心的變化含攝。
因此釋尊強調:眾生之外無佛。又說:佛國(淨土)之內無3惡道。據此可知,眾生本來是佛,唯受無明煩惱障蔽了本然的佛性。故以「佛眼」視之,則顯現「恆河沙數佛」的「本來面目」。
何故用「沙數」的字眼,來形容「佛」呢?因為「沙」表示「染」和「惑」,「數」則表示多。1則表示眾生皆佛的「多」,1則表示「染執」的深,和「迷惑」的「多」。
當我們說這1句「同生極樂國」之時,是已經「見道」的決誓,願意在此生的過程中,建立無數的妙密「佛國」。而所有的凡夫(幾10億萬),皆是「我」發揮最偉大,最神秘奇妙的「大神通」,意欲開發的「原始森林」。
講明白1點,凡經由這個已「見道」的「我」,所指導的眾生,透過8萬4千教網的熏習,必然和「我」1樣,能在瞬間轉「迷」成「悟」,亦即成就「佛果」之微妙義趣。
而眾生何其多,若想假藉愚人說夢的幻想,欲借「抽象佛」之手法去引渡,則「我」又何必辛苦作甚?當然,這是眾生以「妄心」求「妄法」之害。若非從「佛口」所生,1切生滅邊際,無有是處(絕無生路)。
1個未見「道」的凡夫,說此「同生極樂國」妙句時,必然盲惑不知所云。但對1個已見「道」的聖者而言,始有資格言「道」,亦能痛快淋漓的描述「真道」之妙境。
舉例1:凡夫以銅鐵熔鑄佛像,快則1年半載,慢則3~5年,像既鑄成之後,1則有眼不能視、有鼻不能嗅、有嘴不能吃、耳不能聽、手不能提物、腳不能走路,噩噩然,承擔惡棍騙財騙色的責任。
若驅使這個見「道」的「我」去鑄造佛像,那可真神妙無比,再高大的佛像(如喜馬拉雅山),亦能於剎那間塑成,且活生活現的具備無比的生命力,它非但眼能視、鼻能嗅、嘴能吃、耳能聽、手操生殺大權、腳力神速,縱使是3億萬的3千大千世界,亦能瞬間(不到30萬分之1秒)往返數次,不只歷經萬劫而不腐朽,又不受神棍利用,爽爽然,自由自在,既能大如虛空,亦能縮小至針尖,誠妙不同「市售」之者。
舉例2:凡夫建廟,小則數10坪 ,工時耗費1年半載,所用不過琉璃磁磚,若廟大不過萬畝(如敦煌石窟),耗費幾個世紀,所用不過鎏金、銀泥。廟成之日,大大小小的惡棍,搖身1變,個個成了「再世佛(虎)爺」,而昔日出錢出力的孝子賢孫,如今想吃1頓寒酸齋飯,掛搭1宿蚊蚋群集的下等客房,還得畢恭畢敬磕幾個響頭,態度唯恐不「躬」,還要嘻皮笑臉的乞憐,否則準被當通緝犯,轟上衙門。廟毀之日,「虎爺們」早已享盡人間皇福,足踏北斗7星,飄逝於銀河之間,去完成白日夢的群星會了。
倘若驅使「見道」的「我」去建廟,小則如掌上火柴盒,以整塊(約200克拉)的雲母金剛鑽所雕成,其價值約半個地球,若大著亦超過喜馬拉雅山的3倍,非算學上所能計算得出來,其1切造作,都是用最上等的珍珠、鑽石、瑪瑙、珊瑚、純金…等妙寶所鑄成,其間沒有作威作福的惡棍,更無裝神弄鬼的「虎爺」。廟成於瞬間,不花費眾生的1滴汗1分銀,而廟裡的服務生,個個彬彬有禮,對眾生招待如「主人」,還誠惶誠恐的怕招待不周,雙膝跪地以進奉珍饈妙食。
這是「見道」者的心態表現。
這是「見道」者的心態表現。
本文出處:中級佛學講義--佛慧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