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所謂的「阿毘達摩俱舍」就是指「無煩惱的智慧和方法」,其「阿毘」是「無煩惱智」的異名,是針對「涅槃」而言,而指名獲得「涅槃」的方法,必須透過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等4諦的探討。
所謂的「達摩」,是指「方法」之義,而方法有2種,1為「勝義法」,1為「法相法」。
勝義法:
是說世間1切皆苦,所有的事象都不牢靠,都是瞬息萬變而不存在,唯有「涅槃」之性是善、是恆常不變,是最實在最具體之義,勝過世間所有存在的任何道理,是最真切最殊勝,故名為「勝義法」。
法相法:
法是指性,相是形狀。對物的個體而言,其本身自體的內在物質,即為「自性」,其「自性」與外界他體的接觸,或對他物的內在思考,即為「相」,是徹悟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等諦的「法性」內涵,藉各種外在的形象,而能深刻體會之義,亦是諸法所表達的內在本性,和外在的相狀,故名「法相法」。
所謂的「俱舍」之意,是說「涅槃」的心境,並無任何煩惱所能障覆,亦即無漏(煩惱)的清淨智,因世俗的1切「有為」法,都有障礙不能擺脫煩惱,故而積極的起來追求「涅槃」,修習離苦得樂的「勝義」之法。
由於把「心」安止在「涅槃---道」的境界上,久久學習之後,漸漸生出「清淨」的智慧。
這智慧的定義,是能明了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等等真實義,故1切世間的8萬4千種煩惱,1時「俱」得解脫(舍),而獲得自由自在的心靈。
本宗的根據理論,是以世親論師所著作的「俱舍論」而得名。其進而衍生的學說,共有18部,加上本論和序論,合稱20部。
最主要的依據是「4阿含、7論婆沙、阿毘曇心論、雜阿毘曇心論」等14部經典。4阿含經又可略分為1長阿含、2中阿含、3增1阿含、4雜阿含等4部。7論婆沙是1集異足門論、2法蘊足論、3施設足論、4識身足論、5品類足論、6界身足論、7發智論、8大毘婆沙論等8部。是真諦3藏於陳文帝天嘉4年引入。
本文出處:中級佛學講義--佛慧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