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蓮花三昧--佛慧上師

蓮花3--心的世界  
 
    總括佛教的 8 4 千法門,只有悲智 2 門而已,合此悲智 2 門,實際上只有 1 個「心」字,統稱為 1 心不 2 法門,即是唯 1 涅槃實相之智。此智名為「3 昧」,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「禪定」之意。
 
    佛教有 3 分之 2 的經典,都在講這個「心」字,而此「心」又用蓮花來形容。因此,又有念佛法門自稱為「蓮教」,外道也用「白蓮、紅蓮、青蓮」來區別各自的教派,彼此的教友都互相以「蓮友、道親」互稱。有的以武術健身為目的,稱為「少林派」,有些是以降乩扶鸞為目的,稱為「神、仙派」,更多是儒釋道耶回的綜合派--第 56 招--亂 7、8 糟派。
 
     但是,研究最徹底的是「佛教中的佛教--密教」,最能表達「蓮花 3 昧」的內涵者,則當今世上只有瀕臨絕種的台語。也許有人會抗議,這是「台語沙文主義」的意識型態在自我膨脹--膨風。先別亂下定義,聽我講完再說。
 
    台語的思考模式是從「生命------緣」建立起來的,例如:婦女懷孕就說是「有身」,而此「身」並非真正的生命,它只是「6 根的身相」。--臨濟錄:「有身非覺體,無相乃真形。」1 語道破千古玄機。
 
    長大以後所學到的第 1 句話是「天地良心」,這句話是全世界 2 萬多個語系所獨缺的特殊用語,指我心是「良性」的天地本來之性。因此發展出「有無」對立的辯解詞--察話柄。意思就是追根究底之意。
 
  「察話柄」是 1 種很科學的教學方法,它通常由母親親自教導,目的是「逗機」,引起小孩子的興趣。最初是利用雙手的觸覺,讓小孩子觸摸自己的身體,了解自己的各項身體器官與功能。其次是認識「天」,用很多神話故事來解釋「生命的由來」,再其次是學習如何「與天相處--與大自然和人群相處」。
 
  「察話柄」是雙向的逗趣,例如:每個人開始有思考能力之時,都會對自己的生命從何而來,有何目的,最後又要去哪裡...等等,產生疑惑和提出相關的問題,即使小孩不會發問,母親就會「逗」著他,11 步深入的去思考--發趣。
 
    最普遍被應用的 1 則故事,是說人的生命是「天生地養」,以天為父,以地為母之意,因此做人要對得起「天地良心」。做人與做事是兩件有生之年的大事,其 1 是建立自我的人格,其 2 是思考利他的精神。
 
    台語用得最多的是「有心」,其次是「有性--漂丿」,指的是「心王」的作用。是針對於無心」之人而言。小乘薩婆多部不允許 2 心並起,故不論 6 識中何者動作時,名為「有心」。大乘則允許 8 識俱起,7 識、8 識的 2 識恒相續而不止,故不論「有無」。又前 5 識必隨伴第 6 識而起。故唯有就第 6 識之「起不起」而論「有心或無心」。
 
    「起」是指心起動念而言,「有性」是有出離解脫之性,名為有性。無佛性稱為無性,即闡提--不信因果。圓覺經:「地獄天宮皆為淨土,有性無性齊成佛道。」圭峰略疏下 1:「有性者 3 乘之性,無性者闡提之性。非為他日迴心,現已齊成佛道。」
 
    台語在生活中用「有緣或無緣」來表示對人生的練達,善知此心者,名為有緣於佛道者。觀無量壽經:「有緣眾生,皆悉得見。」報恩經 7:「佛世尊應現世間,引接有緣,有緣既盡。遷神涅槃。」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丿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