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認識「我」嗎?
儒家云:3日不讀書面目可憎。
「我」說:佛教徒1日不談道,即口臭難聞。
台語用得最多的是「咱」--我們,那是刻意包容陌生人與外來客的心胸表現,例如問「你家住哪裡」,就用「咱兜佇忉位」,「咱要去忉位」即是「你要去哪裡」,「咱吃飯阿未」意思是「你吃過飯了嗎」。
台語沒有文字是祖先的墮落,必須以最直接的方法「口傳心受」,如果中間斷了層,那就會不知所云,變得脾氣很暴躁,只能「聽尾聲」,無法溝通。
台語以「漢文格義」來詮釋,卻無法將「義理」講的很清楚,只有「耳根」尖利者,才懂得「尾聲」的真正涵義。沒有文字,即無法傳承文化知識,許多細膩的精神思考模式,無法深入人心。
例如「咱、阮、我」,指的都是「自己」,但其涵義卻有3種,第1個「咱」字是涵蓋全部之意,是廣義的「自己」,第2個「阮」是家族性的「自己」,例如「阮兜」和「阮姓某某」,是說「我的家族全是姓某某」,其次才是個體的小「我」,專指個人而言。這個「我」字是毫無感情因素存在的自己,「咱」和「阮」則充滿了「家族血緣與包容之愛」。
所謂「毫無感情因素」是指個人的小我沒什麼,當台灣人在使用「我」字的時候,即表示「有執礙」,也是「憂慮不定」的在學習探討宇宙真理的開始。漢語的「我」字是由「干戈」所組成,含有「矛盾與自我衝突」的因素。台語的「我」音是由「外、阿、驚奇、感嘆」的4個音階所合成。
「咱」是由「覽、阿、汗」3個音階同時發聲,「阮」字有喉音「Green--綠色、穩定、向上義」與舌音的下切,其深義說的很清楚,都是指整體性的「我」。
但是,由「外、阿、驚奇、感嘆」所組成的「我」的真正意思,則必須透過原始神話來註解,否則無法體會「我」是啥。每1個小孩子最初學習說話的第1個字,是「阿母」或「阿爸」,此「阿」字即為宇宙的「母音」,因此有「外」聲,又對生命感到不可思義的「驚奇」與發現,和即將面對生存的種種學習與考驗的挑戰,故有「感嘆」之聲,是苦悶義。
所謂的「驚奇」是表示此生命很神奇的誕生,是由「地水火風」的「4大元素假合」,發展成為「眼耳鼻舌身心」等6種意識功能,竟然會說話吃飯工作睡覺...和其他亂7、8遭《第56招》的情緒和想法。然而所「感嘆」的是「人生海海」,只是來此人間「借玩與暫住」的,最後還是要「歸空」回到「阮忉」,那才是真正的「咱兜」。
土阿仁湯 3/20/2545
本文出處:http://www.voto.org/menu.files/Budasay40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