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因人而設教有障礙於音義,以及各地習俗之不同,其體會與修證也隨著個人的習性產生巨大的落差,何況革歷千載的變遷,凡人欲依文解義,求其全貌者了不可得。況且流轉數代之後,即使經教理論多如牛毛,仍然無法竟其功。
這是由於時代背景快速變動使然。
晉國道安師所批載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抄序,就提出「5失3不易」的慨歎,認為佛教入秦之始,即已經發生偏差。若追根究源,則佛陀當代所說之各種言論教法,對於首傳弟子的知解,亦非佛陀原義。更何況全面有計劃之漢化,能保有原始教派之風貌者,幾乎蕩然不存,只能從皮毛表相去探尋。
所謂「5失3不易」是指5種喪失本源,和3種不容易修持證悟之意。
1、梵語的描述方式與秦語不同:例如—梵語「學道修行」。秦語譯為「道德之行」。相關經典出處的翻譯,則必須依照秦語文法--維摩經囑累品:「如說修行,當知是為久修道行。」淨影大經疏上:「內心求道,備有道行。以道成人,名道眾生。」
梵語在「學道修行」之前有禮讚頌詞,之後有敘述某某先知的答案結語。
秦語則簡略為「道行」,並以之詮釋為「道德之行」,故失其本源。
2、梵文經典崇尚高材質的封頁—貝葉經,秦人則偏好文辭修飾,且文義簡短,即使文義類似,但音韻全失,故失其本源。
3、梵文以朗誦為主要目的,凡每篇文辭皆有「前頌、稱歎、結詠」,並舉其文義之分類「宗因喻」為經文骨幹。翻譯成秦語之後,不但省略了「前頌、稱歎、結詠」,且排斥「宗因喻」為「小乘」,故失其本源。
4、梵文多有義理詮釋,尤其每篇文辭皆賦予古老神話,稱為「義記」,反覆述說其出處和各種不同時代的辨證理論。秦文則全數刪除,故失其本源。
1、般若諸經歎詠古雅,能使修道之人達智雄辯而用詞優雅,不厭其煩的反覆頌讚聖道與俗道之差別,漢化後竟然悉數刪除,採用鄙俗之語,作為招徠。
2、凡夫本就智愚懸殊,且以俗智詮釋聖人所修證之道,不但千差萬錯,又革歷千載,任何語言詞句都可能流失,更何況1開始就流俗。
3、經教之結集始自阿難與大迦葉,去佛百年,仍然兢兢業業慎重從事,彼等皆為證果阿羅漢,尚且不敢以己之意,揣測聖人位階,況餘生死之人。
以上是求道證果之3大不易,才會發生「附佛法外道」以及「學佛法成外道」的種種亂象,其來有自。
漢化佛教既捨中觀而就唯識,卻不知「唯識」只是瑜珈用來詮釋「本體」的辯證法之1,並非全部,「中觀」才是入於道的本源,空與實相之秘密。
39se‧Juon Sien‧ 5/21/25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