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初級佛學:8.四法印(下)--佛慧上師

吾人徹底實踐8聖道,是消滅欲心(此岸)的唯1良方,才能使道心(彼岸)嶄露光明。這是生命旅程的1連串掙扎,經由苦的體驗,繼而生起離苦得樂之想(發菩提心為因),就在己欲達而達人(大悲為根本)的意念上,實際讓別人也能分享,和自己亦步亦趨,最後邁入妙密的莊嚴世界。----向外是娑婆,向內是淨土。
 
釋尊發覺現實的人生,完全受著欲愛所支配,故吾人的生活是被動的(他律),是完全不自由的。若想脫離這生活的枷鎖,以苦行斷絕物質,修定抑制精神,或閉門幻想或虐待身體,都是多餘的作做,顯然是消極的行為。因各種方法,佛陀都親自11嘗試過了,其最終都無法達到涅槃的妙境(彼岸)
 
唯有以積極的精神,徹底征服渴欲之心,才能化被動為主動,調理支配渴欲,最後使之滅絕,以達到最終的目的(方便為究竟)
 
這是透過8聖道的執行,而欲實現的理想生活。但畢竟能否控制慾望,則是另外1回事,至少能主動控制欲心,倒是事實。佛陀親自印證,又教人所行,無不由此心的修學,而達到擒服愛欲,使自己能隨處作主(自在),讓心靈獲得無上的解脫,以臻涅槃的寂靜狀態。
 
涅槃既是煩惱(愛欲)滅盡後,所得自由自在的心境,當然是積極性的,絕無俗人所說的「消極表現」,更非死後或不死的肉體狀態。
 
因為涅槃是心境上的體驗(現證),苦惱當然也是,唯不同之處是,1為自由,1為被執。
 
(4)諸法實相:前面所述的3法印,被1般人認為是小乘法印,而諸法實相被肯定為大乘法印,其實這是中土佛教所發展出來的學說,他緣自法華的「諸法無相即實相」的理論。
 
實際上,「法」是沒有絕對的大、小之別,而是運用(或體會)有差異。因為世人不知諸法無常和無我之理,故「放心逐欲」的追求「常」和「我」,想滿足自心的渴欲,所以當自己所追求的理想與現實不符之時,即受著苦惱的煎熬。
 
佛陀放棄1切苦行之後,又拒絕5官的享樂,終於發現所有引起苦的主因,都在於吾人的主觀意識(心),而不是客觀的環境(物質)上。同時又透視了「苦」是由某事物而發展的現象,並非實有,而「事物」實質是1種精神上欲求的心理現象,對「苦」的本質而言,則是消極性的心理排斥。其反覆作用的結果,是使吾人更不能夠滿足期待和欲求,故輾轉擴大加深「苦」的層面。
 
如前所述,苦是起因於物質(外緣),和心理欲望(內因)。外在的心物,是生老病死和思愛別、怨憎會、所欲不得、無常輪轉等等生命的限制。
 
那麼內在的主因,則是潛伏吾人心靈深處的不老、不病、不死、所求皆得、所欲皆成等等,無窮無盡的欲望。
 
1旦此心受到無窮盡的欲望所迷,則所見所想皆成無邊無岸的苦海,故稱無明苦海。若能反過來(覺悟)滅絕無明和欲望,則所有的苦的現象,就會立即回復本來的真實相,此時的心境,就叫做涅槃的本相(到達彼岸)
 
故說,無「苦集滅道」,因涅槃的本質並無苦的存在,亦無5官所感受的快樂現象(苦與樂是諸法的對待),它是1種湛然靈活的存在(現實之相)
 
以上4法印,是說明佛陀透視人生觀的要領,後來被引用為教理的批判,認為教義(經典)若無此法印者,即肯定為魔說而非佛說。這樣1來,反而使1些自以為是的教派,和自視為「正派」的理論失去立場。同時也阻礙了教團的活潑發展。
 
本文出處:初級佛學講義--佛慧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