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認識佛教(1)--佛慧上師

認識佛教-1

    宗教信仰的目的是,幫助人類解脫生之障惑,和結束生命終了以後的大事,其後續之種種事務,相當龐雜,必須有人繼續從事此項工作,否則人間將會失去生命正義與救贖,包括喪失各種精神文化。
 
    慈悲或愛心幾乎已成為宗教的定義,其目的是讓人自動在內心升起善心,作為人生活動的指導,並培養出正直的人格,此1宗旨是人類能夠和諧相處,共存共榮的終極目標。其次是發展出豐富而多元的生活文化。
 
    透過宗教知識的薰陶之後,使人性趨於完美,則是古往今來所有人類共同努力以赴的工作,同時也延續了集體社會意識的認同,和人生價值,包括各種文化經驗與知識的集體記憶。這是由實際生活的實驗中所粹煉出來的精華,是集體努力的成果,並且改進許多過時而不適當的弱點,使得生活文化更為細膩精緻。
 
    宗教信仰是由族群集體生活所累積而成的文化經驗,通常需要300-500年的長時間的積累,才能形成共同的價值觀,並據此發展出創造性的生活文明。包括人生全部的過程,從生老病死到盛年期的光輝歲月。例如「求學、工作、婚嫁、養兒育女...」等等感情的心靈的滿足。
 
    因此,宗教信仰的理論不管如何卓越,神通如何廣大,都無法超越區域性的發展,最多只能算是彼此互相觀摩,和互相學習改進各自的弱點,絕不可能在非本土教區形成基礎文化《無文化區域之小國例外》。例如基督教的傳佈,雖然靠著雄厚的政治和經濟力量,亦無法在其他早已擁有固有文化的國家落地生根1樣,其最後不是失敗,就是被吸收同化,甚或萎縮。例如在印度。
 
    因為,人類是感情特別豐富的「動物」,即使無感情的植物也不例外,在「移植」之後,都會發生排斥作用,除非經歷長時間的「本土同化」之後《300-500》,產生「特有亞種」,才可能成為當地的種類,但不可能成為強勢品種。
 
    佛教的傳佈也是如此,雖然創立於印度,發揚於支那,長達2千年的時間,最後仍然毀於文化大革命中。由此可知,宗教信仰若非由本土文化所產生,其能長久者,幾乎未曾出現。這是人類特殊的「祖靈意識」的權限,無能取代。
 
    摩西是猶太人共同的先知,因此能夠落實信仰的生命力。釋迦牟尼佛並非印度人共同的先知,其所創「412緣法」是改良自「吠陀文學」的1小部份--吠陀文學比4庫全書龐大數倍--其後,部分被翻譯為大乘論典,仍是滄海1--加上印度原始的「梵」信仰,牢固而不可破,在佛滅後很快就消失,即是明證。
 
    大乘8家除密宗之外其餘7家,都是「漢化」後的「特有亞種」,禪宗甚至稱釋迦牟尼佛為「胡子」,其他各宗皆稱「釋迦文佛」,可知其強烈中原文化之排斥。因此,多數學人認為釋迦牟尼佛是被利用或被出賣的「佛祖」,多數佛教徒只是掛著「佛教」名義,從事與佛教不相干的宗教活動,其衰敗可知。
 
    佛教由秦地東傳日韓者,是改良後的「漢佛」,只有形式並無精神內涵,因此日韓學者紛紛改信有強烈印度教氣氛的阿含宗。南傳泰國緬甸各地者,皆為印度教之「梵」信仰,北傳西藏的是印度教的「沙門」信仰,結合西藏本土的笨教而成,基本上並非佛教。台灣佛教恐怕尚未發芽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. M. Sun  4/15/25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