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唯1宗
金剛場陀羅尼經說:「1切善(敬愛)惡(降伏)之法盡是陀羅尼。」陀羅尼 (梵語)就是真言,包括佛菩薩的各種名稱,如阿彌陀佛,觀世音菩薩等等。這種稱名的持念法,不但可以往生淨土,也可以用來除邪,更可以消除往世惡業,現世獲得福報,其功德力之大,人盡皆知。
持念佛名或真言,只是修行的方便法門之1,能够精誠的持誦,遲早都會產生感應力(相應)。佛陀的敎門有8萬4千種方法,每1種方法,都能敎人離苦得樂,最後必然往生淨上。盡管佛法無涯,總脫離不了1句真言,更離不了涅槃之義。大家既想 學佛,就不能着相(佛陀最忌)的堅持那1門派才是正統,或那1宗最好,更不該說那1宗是「邪異」。
更進1步肯定的說,無論那1宗派(包括外敎),只要不偏離「正法」,任何宗派都屬正統,也同樣都屬大乘或無上乘。唯獨着緣「名利」相的人,才會自我標榜,自以爲「高竿」或自以爲「唯我獨尊」。就像1貫道眾說,只有「他」傳的,才屬唯1「正統」的佛敎,其餘皆假。但研究「他」的「敎義」之後,卻發現不「佛」不「道」,假藉沙盤亂傳「聖意」,除了胡言亂語之外,沒有別的內容。「邪法」只能欺騙鄉愚,並不能在修行者的「法眼」之下遁形。 唯有「無知(不了解正法)」的人,才會被「邪說」吸引,終其1生,依舊懵懵然,無法醒悟。
本來不必強調「1宗」的論調(原本就是只有1宗),但若不如此指明的話,就永遠無法化解那些,存在已久的「頑固」觀念,甚至不能「規正」少數「變相」的敎派,所傳的「變相」敎義。最大的目地,是要讓龐大的佛敎團體,在運作上永遠「零故障」。
如果所有的佛敎宗派,真的能聯合1體,將全部力量,用在「實用佛理」的傳播上,放棄那些「虛無」的理論,讓所有的信眾,能够切實的理解,把佛理應用於日常生活上,實際從心理 以及觀念上,追求離苦的「真諦」。這樣1來,佛敎的信仰,必能傳遍各角落,「正法善念」勢必深植在眾生的心中,對思想行爲產生潛移默化的功德,使社會趨向穩定祥和。大眾1旦各個了解佛理,那「邪敎」很自然的,就能不攻自破,永遠絕跡(改邪歸正),總比大肆「攻擊」來的有效。
各敎派對舊有的「陋習」,不必諱疾忌醫,不必特意粉飾清淨,應該提起勇氣加以改善,以免常常貽人話柄。爲了興盛佛敎,弘揚佛法,大家應該放棄「私我」之見,用光明正大的態度,以及「大無畏」的精神,積極的改革「陋習」,使佛法更臻於圓融無碍的境界。
佛敎是最平等,最開明而超越1切的宗敎。因爲1切邪異(藉神傳言)都屬幻象,絕無高高在上的「統治者」,因人人皆佛,各個平等。1切敎義都能在日常生活之中,雙軌(梵俗)並行,實踐不悖,並非誹言的「迷信」,能概括整個佛敎的精神。1代敎主住世,50年間所傳的敎義,可以用「敎菩薩行」4個字來貫穿,總集結於闡明「人人皆佛」的理論上。而1切奉行的儀軌,目的是在規正一切世法陋習,以達到高尚的精神領域(涅槃之樂)。
宗派分的越多,「敎務」也就越亂,敎義更不能1致。傳法人的素質參差不齊,以致於越傳越亂,徒眾就更不能和諧共處。過去在中土的時代,因地域、種族、語言、政治、戰爭等等障碍,傳法人各據所學(或無學),攝授徒眾,導致門派「山規」劃分嚴格,「外人」難窺其堂奧,以致流言4起,毀譽不1。
臺灣科技文明,政治1致,人民知識水準提高,信仰相當自由,這樣的「樂土」,佛敎應該可以迅速成長才對。各門派的老式「山規」,應該盡早揚棄。不要再擁有傳法人代表「神聖」的,自我陶醉心理,更不必「集資」興建廟宇,以「開山祖」自得其樂。時代在進步,佛敎更須要進步,不要老是「高坐法壇」,夢想世界在握的滋味。應該及早放棄「神權主義」思想,對徒眾多作「健康」的心理建設,勿以「活佛轉世」來攝收徒眾,因1、1眾生即1、1「活佛」,並非上師獨然(個人英雄主義)。
傳法人切忌強調「出家(動不動就敎人落髮)」才能解脫痛苦,或得到「正果」。這些都不是佛陀傳敎的本義,因一代敎主傳法,是用各種「善誘」,來引發徒眾對「苦」的思考能力,然後因了解真正的「苦因」,才能生起離苦的心理,由此心真正離了「苦」,必然獲得正確的「涅槃之樂」。 如果此心不能真正離苦(止惡生善),縱使戒疤滿身,依然得不到「解脫」,更說不上「得道」了。
「1切有爲法,如夢幻泡影...」當了解這句話的真諦以後,誰還願意去作「沙土泥堆」的奴役,以及外在的「修飾」功德。 這麼高明的敎義,是超越1切科學與時空的,永遠也不會落伍。所以說,佛敎並非傳播「迷信」的宗敎,而是唯1(平等無分別的容納)能救世的宗敎。只要人人身體力行的話。
傳敎新觀念
神聖的救世者,應該常常和痛苦的眾生,時刻生活在1起,而不是躲在「關房」,自圓其說的,是在「苦思」濟世之法。勿以「功德」的名義積攢私利,勿空談「禪話」,讓人莫測「高深」。要實際而徹底的去作,實實在在的努力去耕耘,把「真理」的種子,深植在1、1眾生的心田裏,讓所播下的1、1「菩提」,都能茁壯開花結果。
「活佛菩薩」應該到各個苦難的家庭去傳法,使苦眾真正獲得佛法(甘露)的滋潤。而不是「化」了「緣」就走,讓苦眾們在「結」了「緣」之後,多了解佛陀偉大的敎義,這才是最「高級」的傳敎方式。千萬不可「化」了「緣」之後,又把「迷信」的種籽,撒在那個家庭裏。
每個「大悲菩薩」,都應有眾生之苦,即是已身之苦的觀念,勿以爲「潔身自愛」就能「不染污泥」。並非「高踞法座」就是代表「權威」和「神聖」。時代在改變,眾生的思想也日新月異的在改變,佛敎的傳敎方式,更應該大大的改變。
由於工商業進步所帶來的繁忙,眾生更沒時間(或推說)來接近佛理,身口意就越容易「造孽」,也就越「愚頑」難化了。雖然個個看上去都很「聰明」。如果只單純的結了「緣」,是永遠改變不了「冥頑」的心性,萬一再加上「化緣人」的無知,難免產生傳法上的障碍。
各佛敎敎育機構,除了敎導正統的佛理之外,不可禁止徒眾吸收其他社敎知識,同時要更進1步的訓練他們,使個個將來1入「凡塵」,成爲積極的「傳法精兵」,而不是「消極的護法者」。
神聖的傳法人,應該受10方信眾的恭敬「供養」,10方佛剎更應該率先解囊資助,使他不爲「生活」而奔波,全神專注的傳法,不致於流爲「喪家趕集」的排場「道俱」。這種深入社會各階層傳法的「神聖大師」,他的地位應高於1切,因他的任務遠比「大道場主」偉大。
收場白
將近12年的「傳法」生涯,幾乎天天都遭遇到許多人,用不同的方式或語氣,對佛敎的敎義,以及傳法人的不同評估。 這些評估有溫和者,也有惡毒而強烈者,無論以何方式,在在都令人難堪,而這些「評估」,都不是耳根清淨的沙門中人,輕易聽聞得到的。
在受過這麼多的難堪之後,復因筆者1貧如洗(在傳法之前經營事業所賺的錢,後來全部投擲在傳敎上),況且筆者庸俗無能,無法勸請「大德菩薩」共同攜手改善。雖然曾經和多位「大道場主」談過,但「祂」們依舊無動於衷,1致認爲這樣理想的目標,永遠無法達到。
在到處碰壁,1籌莫展的情況下,乃退而開創佛堂,名爲「3密精舍」,積極的訓練本門中,少數的幾位弟子(雖信眾多達千餘人,但真正堪紹大法,又能自我犧牲的傳法人,卻寥寥無幾),冀望他們能合乎佛陀,當初在世傳敎的最高理想。 更企盼本文的發行,能引起欲傳「正法」的菩薩眾,發起內心的共鳴,以及各叢林的「活佛」,對改善佛敎的重視。大家同時動手來興革,改善俗人詬病已久的佛敎,重新建立1個開明、知識,科學的新佛敎形像。從頭開始,整理出1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敎義,讓個個眾生都能切實體悟「信仰」的真諦,在實際生活上,徹底的改善「氣質」和人生觀。由此心靈上的徹底改善,而在人生歷程上,真正獲得利益。
從高尚的「信仰」出發,達到「人人皆佛(無瑕疵)」的目地,則佛法所到之處,無不1、1清涼,處處皆淨土。真有這麼1天的話,則10方佛皆讚歎不已,1切眾生亦同感慶幸。
宗聖上師 手稿
本文出處:真言佛教雜誌月刊(1983年1~2月號合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