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

禪教法門12.禪與農人--宗聖上師

禪教法門(12):禪與農人

  農人就是種田耕作的人,禪對農民的看法和對農民的教訓,這是1個很好的議題。

  世界上所有的人類,所享受的物質,食品的原始材料提供,都是來自農民的血汗。但是全世界的人類,對農民的輕視,最無法無天。世界最優秀的人,是甚麼樣的人呢?就是詩人。詩人的身分受到世上的尊敬,卻很輕視農民。

  哪個族群,他們若沒有體會出,農人和詩人的身份平等,這樣那個族群不會興旺。農人有1種自卑感,娶不到老婆,做有吃無。工作做到要死,整年全都在太陽底下,夏天時讓太陽曬,冬天時讓霜雪凍。辛勤勞苦的付出,為的是什麼呢?

  有1句話說:「為誰辛苦,為誰忙」。到底是為什麼人呢?農人說:為了3餐1頓飽,所以必須在大熱天時讓太陽煎熬,冬天時讓霜雪凍。這個社會對打赤腳的農民,沒有1種重視,沒有1種感恩的態度。女孩都不敢嫁給農人,害農民娶不到老婆。

  以前我還是小孩時(約30-40年前),常聽老1輩的婦人或老人說:「選擇夫婿,要先看他家有大粒或是有小粒」。大粒沒有,小粒也沒有,這樣這個夫婿不可嫁。大粒是指甚麼呢?大粒是番薯,小粒是指稻穗,用這個來作標準。當時的農民對自我非常的肯定。曾幾何時?台灣的農村社會墮落到有田地卻沒有人要做,有路沒有人要走,有房子沒有人要住。

  劉伯溫曾說:「有田沒有人要做時,天下大亂」。農民不安於本業,對這個工作輕賤,對自我輕賤,這是人類社會的1種最大的不幸。

  禪教對農民的看法,發展出1種農禪,工作耕田本身就是禪,不會拿鋤頭,不會種菜,不可叫農禪。禪師主張自食其力,自己工作,自己種田,自己種菜,自力更生,不接受眾生的供養。

  禪教對宗教革命、對佛教革命,1種新思想,感覺自己種的菜較甜,自己種的番薯較好吃。1方面工作,1方面参禪,這才叫農禪。

  現代化都市有很多人自稱農禪和尚,這實在是自欺欺人。農禪的條件,首要必須是農民,而且要懂禪的道理,親自下田,親自工作,真正勇猛。

  因為有勞動,對農耕的經驗,寫出耕作的1種心得,叫做農禪,所以不可以隨便自稱「農禪」,禪的淵源就是從種田開始,從農人肯定自我的奉獻,對土地耕耘的奉獻。

  有個和尚他學播種、學種菜、學蓋房子、學種種自食其力的技藝,這時他的生命才會找到用力點,生存才會有價值。所謂價值是來自對自我的肯定,若是對自我沒肯定,這樣也會墮落,所以農禪的發展,從南方禪的啟示非常的廣。

  農人全身髒兮兮,都在泥濘田中,手腳都很粗、很結實。不像都市人,吃得好工作又輕鬆,細皮嫩肉。禪和尚感覺這樣辛勤努力,非常值得安慰,因為工作之後,產生了詩情寫意。

  從天未亮就出門,走過露水,手腳凍霜,讓他體會出人生的道理。所以對農夫的看法、態度產生了1種感情,農人的自我肯定。

  禪教在民間的發展,最後發展到農禪,這是對農人的1種肯定。所以過去的台灣人,他在嫁女兒時,會去探聽未來的女婿,他家裡是否有大粒?還是小粒?就是說有種番薯,還是有種稻子?若是有種番薯,還有種稻子,代表這個孩子很勤快、很努力,有工作做就對了。

  這和現代的都市女性在選夫婿時,看他有大間或小間?先探聽他有大本或小本?大間是指房子,小間是指墓地。大本是房地產的土地登記本,小本的就是銀行儲金本。現代都市女性所追求的目標、標準是這樣,所以要娶老婆,你若沒有大本和小本,這樣女孩就不要嫁給你了。

  都市有很多窮人,都市中的乞丐,就算有大本,不1定有小本。有房子可住,但不1定存摺裡有錢。也許存摺裡今天剩好幾百萬,明天就全空了,化為烏有。(如:賭股票)。大本賭股票,小本賭六合彩。大本記載股票的出入,小本記載六合彩的號碼,叫做大本和小本。

  小本乞丐和大本乞丐,小本乞丐就是,有分到吃的就好。大本乞丐是要有打雷才會出門。農人感覺若是有田可做,就是1種很光榮的事情。所以過去的台灣民族非常的興旺,農民有自我肯定的意識。

  後來,發展到工業,大家追求金錢,信仰孫中山,開始走向拜金主義,農民漸漸失去了尊嚴。耕作變成無法生存,土地被國民黨搶奪,不屬於自己的。很多的農田限制買賣,被國民黨的財團買光光,農民失去了他的根。土地就是農民生存的生命之根。

 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,台灣的農民,品格就開始墮落。自我墮落就追求花天酒地、賭博,我常看到農民在娛樂場所出現時,我真的感覺很悲哀,他們沒有奮鬥的戰場,農民的戰場是在土地,演變作要去酒家奮鬥。

  台灣也沒有詩人,所以台灣的詩人很少,台灣的品格不高,這種情形值得大家來反省。所以禪教,對農人的看法非常的重視,不但尊重農夫而且自己也褲管捲起來,鞋脫掉,下田去工作。這是值得尊敬的1種人性尊貴的芬芳。

  人性最芬芳的部份,是農民所作的努力,只為了3餐1頓飽,這是謙虛的1種看法。實際上他是為所有的人類,提供食物的最大的貢獻。人類吃的、穿的、住的東西,都是農民的血汗錢。

  所以享受農民的血汗,又對農民沒有1種感恩的態度,這樣社會1定會腐敗。農民不能生存時候,也是社會的1種悲哀。

  自古以來,世界各國都是以農建國,不管是埃及、羅馬、英國、美國,對農民的重視和福利都做的很好。對農民的尊重,都非常的畢恭畢敬。美國最富有的,並不是工商財團,存摺裡錢最多就是農夫。

  農夫的生產工具,和他耕耘的種種農機械,政府免費提供。這樣農民才會感覺真正受到重視,有光榮的感受。這和台灣的農民,被國民黨當作賤民,這種感受是對立的態度,非常的明顯。

  日本人過去在台灣,對農民也很重視。目前在日本的農民,政府的保護也有設農民保護法。日本農民和台灣的農民同樣娶不到老婆,但日本政府時常舉辦1些活動,招待年輕的農民出國去遊玩,介紹很多都市的美女和農民作朋友。

  同樣是人,台語有句話說:人比人,就會氣死人。說到這裡,就會氣,非常氣,氣到全肚子都是火。可是農民是最溫馴的,台灣的農民,不管做有或做沒有,都很安分守己。

  台語有一句說:恨命莫怨天,只恨枝無葉,莫怨太陽偏,真是安分守己。從這句話就可看得出來,台灣的農民真正保守,真正含蓄,不會表達內心話。

  過去長輩嫁女兒,選女婿時,都很注重女婿的品性,是不是肯工作,由這個來選擇。現代人選女婿的標準,已沒資格選女婿,大家都自由戀愛。學到外國人,看喜歡就娶來當老婆,尚未結婚就同居。

  農民他較含蓄,較不會穿著,不像都市人穿西裝打領帶,留西裝頭,皮鞋擦得亮晶晶。當然說話也較不文雅,不會裝模作樣,所以農民就較吃虧。女孩大部分不要嫁農夫,這和高山的原住民,娶不到老婆是同樣意思。靠山生活,耕作種田,感覺真正落伍,跟不上時代。

  反觀,都市人奢華享受,他們甘願來都市做妓女,也不願作良家婦女,這種人性的墮落,我感覺非常的悲哀。農村女孩感覺住農村跟不上時代,來都市集中到高雄、台北、台中、台南去,去幹嘛?去作服務業。想說這樣賺錢較輕鬆,且大部分在剃頭店工作。

  表面上是說在剃頭店工作,但你想想看,台灣的色情剃頭店,3腳步1間,5步1店,真的大家都那麼愛美?每天在剃頭?每天在美容?我想不是,這是1種色情交易。

  我若剃一次頭,可以撐半個月,難道有人每天在剃頭?我從板橋文化路1段到2段,至學校口、酒廠這邊,算1算,差不多3公里長。大街小巷都算起來,剃頭店差不多有50間,比路旁的檳榔攤還多。奇怪,板橋文化路1段和中港路同樣有這麼多理髮店。

  我去台北中山北路,算下去,糟了!剃頭店比檳榔攤比住家還多。其它還有咖啡廳不賣咖啡?在賣啥?剃頭店沒剃頭?在剃啥?使人懷疑。飯店不是賣飯,是在賣色情娛樂的場所。

  漢文說飲食男女,大家都在那醉生夢死。為了要追求大本和小本(大本-股票,小本-銀行存摺),願意墮落喪失自己的人格,難怪鄉下種田農夫會娶不到老婆,難怪高山族的原住民,這些年青人都很帥,可是沒女孩要嫁他。住山上很孤單,很無聊,很無伴,很艱苦,出門都要走路,攀山越嶺,非常的辛苦。

  在都市就車子載來載去,不然也有摩托車載來載去。我看北投很多地方,都用摩托車在載應召女郎,這叫做摩托車文化。人性的墮落,到如今,剛好和唐朝腐爛時代1樣,受到中國文化的汙染,感覺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。

  整個社會,士農工商都不好,只有讀書最好就對。大家讀書,讀到沒有思考能力,連做事情的技術,分辨是非黑白、分辨好壞的能力都沒有,這樣讀書不知讀了要幹嘛。

  農夫所付出的心血代價,和他所回收的,不能成正比。而且社會對農民的評價,更是不公平「無斬無截」,用北京話來講叫做沒有分寸,實在是階級批判分的非常的明顯。

  禪教發展過程到現今,「禪」失去了應有的滋味。我在想佛教徒對佛法的領悟、體會力不夠,否則台灣有600-700萬的佛教徒,大家都拿香虔誠拜拜,為何怎對農民階級分別這麼嚴重、這麼清楚,佛教徒的學佛的態度,需要重新大大的改革。

  為什麼佛教徒在參禪、坐禪、打禪七、打佛七….為何卻對禪的體悟怎麼這麼落伍?佛教徒從這開悟的角度,必須要重新檢討。農禪既然是提出自立更生的呼籲,為何佛教徒卻虛有其表?裝模作樣?沒有實際上腳踏實地去耕耘,自食其力?為什麼會這樣呢?

  說來說去就是說「人」的本性、本質沒有發揮出來。以為佛教徒就是要裝模作樣,打扮非常的神聖,這樣才叫佛教徒。以為禪師就是要不苟言笑,才叫做禪師。他不知道禪師在農禪發展的過程,是非常的活潑,非常的自在、自然。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這是農禪對自我的肯定方式。

  過去農禪在發展時,禪師要自己挑水、劈柴,自己煮飯吃,自己種稻,自己種菜,自己養自己,拒絕宗教科儀,這是禪發展的1種方式。

  有很多人問我,坐禪是怎樣?打坐是怎樣?效果是怎樣?是不是坐禪會成佛做祖?我跟他解釋,實實在在跟他說,我說坐禪不是佛法。坐禪只不過是佛法的1種,他不是全部。坐禪叫做生物回饋,是1種自我治療的方式,必須坐而談,起而行,這樣才叫做禪,有時候邊工作邊談論。

  牛頭和尚教禪弟子参禪時,都是在田裡,不是在佛堂,這是非常重要的1個觀念。牛頭和尚他就是以耕作者「農人」的身份態度,用身體力行,親自耕作的經驗,提供知識的思考。所以白天即工作,晚上回來大家吃飽飯,坐在廣場,泡茶納涼聊天,說人生的道理和禪及佛學的道理,並不是在禪堂裡面參禪,參禪是在田裡。

  有1次牛頭和尚和1大群禪弟子在田裡割稻子,邊割邊摔稻子,1邊將稻草綁成1綑1綑,放在田頭田尾,堆積成草堆,南部人叫做草埔,囤積起來好過冬。

  有1個禪弟子問牛頭和尚,為什麼學佛這麼辛苦?諸佛菩薩不是神通廣大?若要吃米,米會來。若要吃菜,菜就會來。要穿衣,衣就會來。為什麼要這麼辛苦,要自己種稻、種菜,還要自己紡紗、織衣、織布、做衣服?為何要這麼艱苦?

  釋迦牟尼佛不是說傳播真理的人,靠真理吃飯。為什麼大家不學真理、傳播真理就好,還要下田工作,做的這麼辛苦?牛頭和尚知道禪弟子工作做到太累想翻臉,於是他跟禪弟子說:「你若肚子餓時,飯拿起來,用想的,肚子會飽嗎?你若嘴不動,那個飯會跑到你肚子去嗎?」禪弟子說不會。

  牛頭和尚說你嚼飯時,是不是要出力?禪弟子說當然要出力。這時候,牛頭和尚就將綁好的稻草,點火燒起來。他問這個禪弟子說,你現在是不是可叫海龍王提1些水將火撲滅。這個禪弟子說,沒辦法,禪弟子們於是趕快1人1桶水將稻草熄滅。

  牛頭和尚說這就叫做「佛法」。你們挑水就叫做羅漢,羅漢若不挑水,沒水潑這些火,火就潑不滅。這些禪弟子才非常的懺悔,原來佛法就是這樣?羅漢就是這樣?羅漢神通廣大還要挑水喔!水不是喊1下就會來。

  牛頭和尚跟他們說, 釋迦牟尼佛神通廣大,為什麼講經說法40幾年間,1個村莊過1個村莊,1國過1國,1城過1城,1市過1市,都用走的。 釋迦牟尼佛神通廣大,為何他用走的,怎麼不展神通用飛的?

  這就是禪教的機會教育。利用割稻子,大家在流汗水,在艱苦時的思考能力,來做1種教育。這個禪和尚他們在挑水,澆熄這些稻草時,挑得很高興,大家聽牛頭和尚說這些道理,大家在那閙哄哄,過路的人以為他們這群和尚瘋了,在那吵架、打架,打到稻草發火起來。

  大家在挑水,好像拿棍子在相撞,在那瘋瘋癲癲,開悟的心境就是那樣。工作做得很辛苦,但是他的心情卻非常的快樂,這就是禪。在智慧這部分,用現代話來形容就是「無怨無悔」。

  對工作的貢獻,無怨嘆也無反悔。做這些事情,歡喜甘願,若是沒有歡喜甘願,自然做起來會甩脾氣、生氣,工作起來自然就不精彩,不會負責任,不會做到很好,大家會計較。吃東西會計較誰吃的較多,工作會計較誰做得較少。

  「人性」先天有1種懶惰性。吃東西像武松打虎,劈哩啪啦,動作非常的快。若是工作則像桃花在過渡,慢吞吞。利用禪的啟示,這個啟示是1種祖師禪和如來禪不同。如來禪就是對科儀莊嚴的禮節,所謂1板1眼就是指敲木魚和敲磬。

  牛頭和尚的佛堂是在田裏,和如來禪趕經懺的和尚,他們的佛堂、寺廟蓋的很美、很莊嚴是不同的。所以這是1種活的佛法,叫做生活佛法,這是重要的1個觀念。

  釋迦牟尼佛若出生在台灣或是農村,我想他也會主張用這種態度,對待農民的方式。或許釋迦牟尼佛會說1本經,叫做佛說農民經。

  釋迦牟尼佛當時生存的環境,是在皇宮,所以他不是農民,要提供農禪的機會等於零。因為他沒有接觸過,叫做無緣。

  祖師禪,本身看到社會腐敗的狀況,和佛教徒吃飽太閒,大家在追求往生極樂世界,吃飽等死的那種狀態,非常的不以為然,感覺這樣不對,所以提供自食其力、自力更生,拒絕眾生的供養。

  為什麼會這樣呢?怕被眾生供養後就會墮落,所謂「拿人手短,吃人嘴軟」。接受眾生太多的供養,要說真理,說真實的心理話,就會講不出口。若是拿眾生的供養,要出手教訓眾生,手較會軟。所以禪和尚,他對禪的體悟力,主張自力更生。

  台灣的佛教,若是要改革,要有辦法再生,我也主張要自食其力。因為佛教徒大部分,他們都以為穿的美美,穿的很莊嚴,這樣就代表佛教徒,得道和尚就是都要披袈裟。台語:「腳乾手乾,無落灶腳」。細皮嫩肉,手不動三寶。三寶是啥?三寶就是掃帚、鋤頭、畚箕。

  台灣人研究佛法時,研究到最後,大家以為頭髮剃下來,袈裟披上,這樣就無煩無惱、無憂無愁,眾生的香油錢就會源源不絕,有這種心態,造成逃避社會現實的這種毀謗和批評。

  台灣的佛教看起來好像很興盛,實際上是1個無根的佛教,沒有根本思想,人云亦云。若是身體有病痛,求神託佛,求到無效,就乾脆信阿門。若信阿門也無效時,就什麼都不信了。本來就是1個無神主義者,所以暫時拿香拜拜,這是1種機會性、投機性的信仰。

  很多人要做佛教徒的生意,不得不拿香對拜,他本身並不知道拿香到底是在拜什麼?禪教說拜自性(拜自性佛、拜自性法、拜自性僧)。這也引起了很多佛教徒以為說學禪,學到最後變作無神論者。

  實際上也是這樣,有很多佛教徒到最後也主張無神論,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空就對。以為禪就是空,裝瘋賣傻,這是佛教徒的1種悲哀。

  佛教若是要振作起來,再創佛教的生命,由禪教的這個理論來提供,應該每1個佛教徒,有自食其力的這種覺悟、這種覺醒。禪教本身是反對蓋廟,反對拜金身,這是從 釋迦牟尼佛的動作所延伸出來。

  釋迦牟尼佛沒有蓋廟,後來才有人蓋廟,那是佛教徒共住的地方,叫做精舍。精舍是修道人住的地方,並不是侍奉神明的地方。

  台灣所稱的寺院,古早時代「寺」是用來招待外賓的地方,叫做大使館,用現代話來翻譯叫做大使館或是賓館。古時代叫做寺,而供奉神明的地方叫做廟,拜祖先的地方叫做堂、祠(祠堂)是有分別的。

  禪教延傳時,他不但延傳沿海1帶農民,而且漁民、生意人也都受到禪教的影響,有很多台語都和禪教有關係。禪教主張生活即是禪,所以慧能法師所講的世俗法即是佛法。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

  離開世間要去求道,就好像要在兔的頭找角這樣,又好像在雞蛋裏面要找骨頭同樣意思。

  禪教主張生活本身就是禪,叫做生活禪。世俗法即是佛法,不管你是士農工商,擔蔥賣菜360行,行行都是叫做佛法。佛法就是這個心,怎樣讓這個心覺醒,這就是佛法的重點。

  禪就是表示我的心田,我心裏所想,我的想法和我個人生命的肯定態度,並不是佛教徒就得脫離世間。慧能法師強調禪,就是在世間才能開悟,這是從金剛經那延伸過來。

  釋迦牟尼佛說法法塵塵,法法塵塵就是宇宙的運作,和風塵世界的種種現象,就像佛祖的心境,法法塵塵皆是禪,是金剛經的境界。

  禪味的體悟,對生命的體悟,對工作的體悟,都是1種知識,這種知識不是什麼人教的,這種知識是與生俱來,每個人的生命1出世就帶這種智慧,生命出世本就是智慧。

  當農禪在推展時,台語:「一枝草一點露」可以很深刻的體會出禪機。「一枝草一點露」表示台灣人對禪的體會,即眾生平等的意思,每1枝草都還有1滴露水的機會,每1個生命甚至1枝草,都有得到滋潤的機會。

  我孩提時,常聽我阿嬤說:「一枝草一點露,隱痀食雙點露」。人的生命狀態,可能長得人高馬大,臉無青春痘,看起來比較有福報,瞧不起長得矮又醜,實際上並不是這樣。

  隱痀食雙點露,表示1個人雖然長得不怎樣,看起來也沒什麼知識,沒什麼財物,但是上天賜予隱痀(駝背)的福報,比那個人高馬大的人搞不好還多,所以叫「隱痀食雙點露」。

  禪的體會和禪的緣生緣滅,就是你聽到這些道理,你去體會,這樣叫做禪。你若是聽這些話,聽這些道理,不會體會,就不叫做禪。個人體會是個人的東西,所以農禪的發展,佛法的好、壞、優、缺也在於你的體會,就像冬天喝水,冷暖自知。

  人間的錢財、富裕、貧窮、身份、地位、階級,都像冬天喝水,冷暖自知。人生的鹹甜苦澀,1定要自己去嘗試,這樣才能體會人生的優點或弱點,人若是貢高我慢,這樣就不好,對生命的體會,對個人的言行,都像冬天喝水,冷暖自知,只有自己才體會的出來,看別人吃不會飽,這就是禪教流傳,透過語言教育,流傳在民間,可惜很少人知道。

  看人吃飯自己沒去吃怎麼會飽?當然就是這樣,羨慕別人吃飯吃到津津有味,自己不去吃看看、試看看,會飽不會飽要自己吃了才會知道。參禪的技術和生命體會也是這樣,如冬天飲水,冷暖自知。

  阿彌陀佛!

本文出處:禪教法門(宗聖上師主講)—真理之聲有限公司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