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

禪教法門08.禪與時間的對話--宗聖上師

禪教法門(8):禪與時間的對話

  各位菩薩,歡迎繼續來研究禪教的功課。今天的議題「禪和時間的對話」。

  時間是什麼呢?禪教說無始(沒有開始的意思),就是沒有時間。思考方式因春、夏、秋、冬、日出、日落,人類和動物、植物的生長,有成、住、壞、空,為了方便記錄,所以產生了時間。早上太陽出來,晚上太陽下山,算出時間。

  時間是人類訂出來的,所以正確的禪題就是「深山無時間」。深山是什麼呢?深山就是大自然。「深山無時間,沒聽雉雞啼」古時代打梆子報時,在陽光下,放1根錘子,按照那個錘子的影子,來估算時間。後來用沙漏,1罐的沙漏,漏到完剛好12個時辰。

  這12個時辰就是2小時為1個時辰,晚上11點到凌晨1點,叫做子時;凌晨1點到3點叫做丑時;凌晨3點至5點叫做寅時(雞啼的時候叫做雞報寅);5點至7點叫做卯時(見光卯);7點至9點叫做辰時(日出辰);9點至11點叫做巳時;中午的11點至過午後1點叫做午時;下午1點至3點叫做未時;3點至5點叫做申(太陽要下山叫做日落申);5點至7點叫做酉時(點燈酉);7點到9點叫做戌時;9點至11點叫做亥時,有12個時辰。

  這12個時辰是人類訂出來的,中國人以15分為1刻,1刻的意思就是說沙漏1格(為1刻)。西洋人又更精密的算,就是數字遊戲,產生了數字記錄、數字統計、分析、累積,這就叫做科學,所以時間也叫做科學。

  但是時間在禪的立場來講,時間是沒開始也沒結束,叫做無始無終。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就是1直在輪轉演變,也就是當你看到1朵花或是1棵草,春天時發芽,夏天成長,秋天結花(開花結子),冬天死亡,這叫做成、住、壞、空。在人類來講叫做生、老、病、死。死就是1種結束,這是世俗人的看法。

  在禪教「死」是1種開始,無始的開始;「生」就是無始之終。所以生不代表是生,死不代表是死,跳脫生死觀,跳出3千大千世界,不在5行中(金木水火土),也不在12個時辰中(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)。

  禪的道理不可用時間來限制,也不可用生老病死來限制。這就是指人的智慧和精神,沒有生也沒有死。在肉體限制有男、女。

  實際上,人的靈魂沒分男、女,因為出生時的因緣,和當時的時間和因素,所以產生男性和女性。這個因素就是指遺傳基因,若是陽性出生做男人,若是陰性,則出生做女人。

  站在禪的立場來講,是不分男、女,不分東、西、南、北。東西南北是因為人站在那個地方,以自我為中心來發展出去。所以太陽出來的這邊是東方,太陽落下來的那邊是西方。地球的南極叫做南方,北極叫北方。

  但是,禪站在較遠處看,站在地球外面來看,地球所說的東方,剛好是西半球所說的西方,到底哪1邊是東方?哪1邊是西方?人類限制東洋、西洋,站在東半球看西半球,叫做西;站在西半球來看,東洋人所指的西,正是西洋人所指的東,這就是時間衝突、思考衝突、文化衝突,種種生活衝突。

  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,下面叫做南,上面叫做北。站在地球來看,南北卻不是這樣,站在太陽的立場來看,地球卻沒有東西南北。站在另外更遠的土星或冥王星來看,地球根本看不到,太陽也看不到。人類在地球裡面,只不過是很不明顯的1粒沙,比1粒沙更不明顯。

  站在地球外面來看地球,地球沒有人類,也沒高山峻嶺,地球只是1團的氣。站在地球裡面有人類,人將所站的地方分東西南北。右手邊是東,左手邊是西。站在西半球來看,右手邊是西,左手邊是東產生顛倒,所以有了時差。東洋人所說的時間和西洋人所說的時間,產生了距離,叫做時差。

  趙州有1個和尚,是不是他的名字叫趙州也不知道,但是知道他是住在趙州,所以稱為趙州禪師,是1位很有名的禪師。

  有1天,有位和尚去請問得道的趙州和尚,而趙州正好在廟埕那掃地。他問禪師說:「生命的生、老、病、死,地球的成、住、壞、空到底是怎樣產生的?要從哪1點來算,才算是開始?哪1點來算,才算是終點?」

  這位掃地禪師在地上撿1支木材,畫1個圓圈後,並在圓圈中間畫1個點,代表他的回答。這個和尚頂禮3拜,就離開了,代表這位和尚看懂了,體會到了的意思,但若沒解釋就沒人知道了。

  他畫1個圓圈就是沒開始,「圓」從哪1點都可以算開始,任何1點都可以算結束,所以無始無終,沒開始也沒結束。在這個圓圈的範圍,任何1點,畫1個十字就變成有1個極限。任何1點,從12點到1點,你要當作開始也可以,要當作終點也可以,沒限制在東邊還是西邊,才算是開始,沒限制在1點幾分、幾刻、幾秒,才算是開始,也沒限制在幾點、幾分、幾秒做結束。

  這個圓圈代表1種圓滿(無始無終),從甚麼時候都可以開始和結束,只要你這麼想,而中間那點叫做當下。你的心在想甚麼?當下在做甚麼?這就是無始無終。

有很多人在追求名利財色,有人在追求好壞美醜,實際上「人」沒有所謂好壞,也沒有所謂美醜,人只不過是人,植物只不過是植物,是因為這個植物和第2種的植物和第3種的植物,結合在1起,產生利害關係,人也是這樣。

  人本來就沒所謂好、壞,但是因為人和第2個人和第3個人在1起,產生了利害關係,時間就這樣產生了。何時?某年某月某日做某某事情,或是發生甚麼事情?做1種記載,歷史本就叫做科學。

  在整個生、老、病、死的過程做了記載,西元某某年,紀元前某某年,佛曆某某年(佛曆就是從釋迦牟尼佛出生,開始算起到現在,剛好25××年),要從哪個地方算起都可以,沒有限制。

  但是依釋迦牟尼佛出生那時推斷起,歷史就必須要有時間性和地區性,時間性和地區性就是1種統計的技術,叫做統計學。但心理現象無法用時間性和地區性來評估,心理現象是1種空無的狀態,隨時隨著環境在變換,隨著生、老、病、死的心境在轉變,產生了很多情緒性的喜怒哀樂。

  在整體的立場來講,喜怒哀樂不代表什麼,但是對個體來講,我歡喜所以笑,我悲傷所以哭,我不爽,所以發脾氣,發脾氣和笑、哭、歡喜、憤怒、悲哀和快樂,這些都是不存在。為什麼不存在呢?

  因為無法用喜怒哀樂的當下,來決定時間。若是用時間決定喜怒哀樂,早上1點至2點的時候是歡喜、快樂,2點至3點會悲傷,這樣去定時,時間到他就歡喜,時間到就會悲傷。

  人類有1種錯誤,以為歷史性的循環會再現,實際上這是不可能。過去嘉南大地震,有位科學家說5年會1次大地震。真的嗎?也許10年,搞不好20年、30年,才1次大地震。但是這個5年、10年、30年,都不是時間性,隨時都可以是5年,隨時都可以是10年、20年,主要是物質的變動產生災難。

  人類的智慧,若沒向大自然學習,這樣他的心境無法分辨出歷史和時間關係、環境關係。但這樣是不是對呢?禪教說這樣也不1定對!你要把它當對,是你個人的行為。在個人來看,怎樣都可算對。但在第3者的眼光裡不1定對,於是對、不對,就產生了是非鬥爭。

  時間既然是無始無終,但是人類卻把它訂出1個開始和結束。若用平均來統計,人的生命從出生那1天算起,他的活動力,總共有2萬多個日出日落。這2萬多個時間,1晝夜算1日,人的壽命若是自然死亡,大約活到70歲。70歲乘360日,算起來剛好是2萬多天,所以2萬多日,就是生命過程的總記載。

  從出生那天開始算起,過1段時間會老、病、死,到這2萬多日之後,生命使用完了,叫做自然死亡,但意外死亡不能算。意外死亡如:吃東西噎死、發生車禍死、生病死亡…都不能算活了2萬多日。

  照這個推斷方式來算,平均每1個人的壽命,活到70多歲,有的活不到70多歲,活最少歲就是出生就死亡,活最多歲100多歲,將人類的壽命總數加起來,再除以人類的總數,這樣就是生命的活動平均值。

  平均值乘360日,就是人類的實際壽命的平均點。人類平均活到幾歲?活到70歲。女性的生命平均值比男性多2年,並不是每1個女性都比男性較長壽,是用女性的人口和年齡的平均值乘360(1年360天計算),女性多活男性2年,壽命較長。

  男性差不多活70歲,女性72歲,這種統計是不是千篇1律都不變呢?會!在禪的立場來講,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,隨時都會改變,人類要有這種思考,這種思考就是對人生要有規劃,且計畫要很周密。計畫要做什麼?讓它很有規律,但是這種規律,隨時會改變。人類必須學會調整,移到較前面還是挪到較後面,這就是叫做時間選擇。

  人類發明時間之後,就是方便安排規劃事情。有的工作安排在白天做,有的工作安排在晚上做,安排甚麼時候結婚?甚麼時候請客?安排甚麼時候入新居?甚麼時候露營?安排甚麼時候旅行?甚麼時候做什麼?有選擇的餘地,目的就是這樣。

  時間是由人類設定的,你要設定現在是西元幾年,這是由人類設定的。你若是要照宇宙產生那天算起到現在,也就是地球產生起算到現在,這樣就不標準。

  人類所設定的時間,是由宗教信仰和地區性,我們現在用的是陽曆,就是從耶穌出生那天算起。所以現在叫做西元1994,若是通用釋迦牟尼佛出生那天算起,就是佛曆2538。若是照孔子出生那天算起,也是差不多25××年就對。所以適應、選擇,這是人類和時間的區別。

  禪,打破這個局限、打破這個限制,你可以選擇在早上來嫁娶,也可以選擇3更半夜嫁娶;可以選擇在早上天未亮時工作,也可以選擇在3更半夜時工作,這是做工作的挪移,只要大家能適應就好。

  既然時間是沒開始,也沒結束,禪的立場也沒開始、也沒結束。你甚麼時候開悟?甚麼時候做什麼事?沒有1個等號。沒說張三就是晚上出生,李四就是白天出生。這個晚上出生,會變成怎樣?白天出生又會變成怎樣?禪說那都不對啦!會變成怎樣是你的環境、思想、行動的綜合體,所以綜合規劃,變成禪的1種技術。

  綜合規劃就是以整體來計算,並不是以個體來計算,若是以個體來計算,這樣就1定會失敗,以整體來計算才不會失敗。什麼是整體計算?怎樣是個體計算呢?

  整體計算就是配合當時你站起的環境,適應這個環境。例如要坐火車還是坐巴士?火車和巴士,有訂1個時間,哪時要開始?大家去適應那個時間。

  所以適應那個時間的時候,2點開車,你2點前就會到。假使你沒設定也可以,火車開到我這裡,你1點35分來載我,那個叫做個體規劃,整體規劃就不是這樣。整體規劃就是火車訂2點,所有的人都在2點的時候集合上火車。

  做事情也是以整體設計的時間,和設定的地點,要做的工作,這都屬於整體規劃。以前的人隨著日出日落在工作和休息,所以叫做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太陽出來的時候,大家集合在田裡工作,太陽下山的時候,各歸本位,那也是個體和整體的綜合規劃。

  所以將整體和個體綜合起來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(休息),休息當然不是回去就睡覺,回去個人還有安排個人的工作和事情,並不是日落而息,就是回去都在睡覺。

  生命的規劃,雖然是整體計畫,但是個人分工合作(日出而作),大家集合在田裡工作,有的種稻子、有的種菜、有的澆水、有的犁田、有的施肥、有的拔草,並不是所有人,都集中在做同1個工作,是那個時間同時在做。

  早上出來,各人去工作沒錯,做個人的事情,就時間來講叫做整體規劃,在個人下班之後,所要做的事情,這叫做個體規劃,時間在個人這部分,產生了這種關係。

  時間既然是人類自己設定的,如此禪師對自己時間的規劃,有好幾種設定方式。像趙州和尚是從開悟那刻算出生,趙州和尚參訪了全世界的名山,大大小小的廟寺,70幾歲才開始参禪。

  當他參訪名山回到他住的地方,已經80-90歲,回住所時,經過1條橋,他不小心踢到石頭跌倒,爬起來的時候,正好回到原來所住的地方。後來禪教流傳1首詩「遠遠看山是1支山,入山之後看不到山,離開山之後,回頭見山還是山」這就是趙州和尚回到本處。

  本處是甚麼呢?本處是原來的本我、本體,叫做本處風光(再回復原來的地方),以開悟為標準,從那個時候算起,滿1年算在世1歲。有的禪師是以出家那天算起,算1歲。有的是以剃髮那天算起,算1歲。有的是從受戒那天算起,算1歲,叫做戒臘。有的是連時間也不想記,有的是連名字也不想記。如:趙州和尚連他什麼名字他也不記得了。

  有位和尚去問趙州和尚說你姓什麼?他說不知道。那你的法號叫做什麼?不知道!你在家俗名叫做什麼?不知道!你今年到底幾歲?不知道!反正什麼都不知道就對。有1次有人問:禪師你幾歲?他說我5歲。奇怪!看這個形體就已經70-80歲,怎說他5歲?

  問的人當然不知道,但是趙州和尚自己知道。他的意思就是從我跌倒那天開始算起,跌倒開悟那次開始算起,這樣算1歲,叫做回到本來的面目,回到本地風光,回到本處的那個地方。

  所以有很多這個禪師,他忘了人間的1切,讓人誤會說「出了家,忘了家」,不是這樣的。1個開悟的人,他對過去所有的名、利、權勢完全拋諸腦後。過去不管我是多有才華、多富有,以前不管我是多麼拼命、多麼奮鬥、多麼艱苦、還是多快活,過去不管是什麼,那都是虛假不實。

  現在我是什麼?這是非常的重要。過去我對某人是多好、多忠心,全都過去了,因為人隨環境在變換,多忠心也是隨時會改變。過去我對那個人多好?那也已經是過去式了,好、壞都過去,禪教說這樣叫做斷前緣,這樣才不會受到過去的是非好壞,來纏縳現在的我。

  我若受到過去的喜、怒、哀、樂,這些是非恩怨,愛、恨、情、仇來纏縳這樣的我不能叫開悟,我也無法去推動未來的工作。未來的工作怎麼做,永遠都是錯誤,因為未來還沒到。

  我現在來設定未來的事情,我也只能夠在時間上假想,假想會想到假仙,假仙會想到假死。所以過去的是非好壞都是過去,未來的是非好壞還沒到,現在的是非好壞非常的重要。

  有1個弟子,跟我說:他要去做什麼,我說好啊!你去做。有1個弟子再來問說,他過去怎樣怎樣,我說你過去這樣不錯。他說未來要怎樣要怎樣,我說這還沒到,你可以去試看看。

  經過1段時間之後,前面那個弟子跟我說:師父我過去的做法,行為都是不對。我說對!那些都不對。後面那個弟子也過來跟我說:師父!過去我所做的那些事情,看來並無遺傳性,這樣是不是可以重新開始?我說:對!你現在才算開始。

  有1個弟子問師父:我跟你幾10年了,我是不是可以下山去發揮我的事業?我說不可以。他說為什麼不可以?我說你還沒來拜師學藝。他說我已經拜你幾10年了,為何還沒拜師學藝?我說你就不是我這裡的人,你過去雖然是拜師幾10年,只不過掛名偽飾。他說我過去也跟你學很多道理、學很多法,我說那都假的。

  現在你表現的狀態、表現的心態才是事實,他說未來我可以用時間證明,證明我是從師父這開悟,學了很多東西,我說這都是騙人的,隨時可以改變,未來還沒到不知道啦。

  所以禪教對時間的認定,只認定現在我還在喘氣、活著的這個動作,認真、負責任的心態較重要。過去雖然有犯很多錯誤,或者是過去有很多功勞,都過去了。你若是回想過去,你永遠就無法生存,緬懷過去是對自己的1種墮落。

  人若是時常沉浸在過去種種思想,喜、怒、哀、樂,計較過去的種種,這樣不能成熟。人若是墮落在未來的幻想,這樣也無法生存,因為未來還沒到。現在這1刻他就會狂癲瘋亂,搞不好早上活跳跳,下午死翹翹!搞不好現在這刻是非常的盡忠,下1刻變作叛徒,人是隨時在變動。

  時間是不是可以證明未來的1切呢?不可以。孔子不敢收人家的隔夜帖, 釋迦牟尼佛說斷前因後果,禪教主張沒過去、沒未來,現在此刻才能夠成為活跳跳的有決定能力的人。你現在所決定的事情,可能受到過去的影響,也可能會影響未來。因為受過去的經驗束縛,現在的決定,對未來是1種災難。

  40幾年來,我們從台灣的整個社會狀態就可以看出來,過去國民黨在推廣工業活動的時候,鼓勵所有的農民要省吃儉用,希望工業發展之後,提高財源,希望藉這個財源,將來回報農民、回報勞工。

  實際上,過去那些省吃儉用的人,現在老的老、死的死、逃的逃,生的已經接近死亡,30、40年來台灣所產生的災難,大家都寄託在明天,這樣就是在作夢。大家都寄託在明天會更好,真的明天會更好嗎?不可能。

  40幾年前對今日來講,今日就是40幾年前的明天。今天也是未來40幾年後、50幾年後的今日,50幾年後也算是明天,100年後也算是明天。

  所以禪對時間的評斷,就是現在我活著的這個時候,是過去無始,現在我活著,是未來無終,這樣這個生命才能夠獨立思考、判斷,不受情緒影響,這是非常重要的1個關鍵。

  對周圍環境的大自然來看,就是昨日風華今何在。昨天的美花、紅花,今日已經凋謝了。明日風華今何在,明天的紅花還未開。但是不代表這叢花可以活到明天。

  所以佛法也叫做現實法,很現實,認清楚現實,這樣對「心地」的發展才能成功。所以不懂佛法的人,以為念1句阿彌陀佛就叫做佛法,消災解厄就是佛法,課誦就是佛法,誦經叫做佛法,蓋廟就是佛法,雕刻金身叫做佛法,畫佛像叫做佛法。那些都只不過是佛法的1部分,你現在想什麼?你現在做什麼?這才叫做佛法。

  禪對時間的判斷,就是掌握現在「當下」,當下是非常重要的課題。人類有種種的是非,就是受到過去痛苦的記憶、歡喜的記憶,叫做「緬懷過去,寄望未來」。

  1個人的精神思考,1直在緬懷過去,而過去永遠無法再回來,昔日少年今何在?就是過去的少年,今天在哪裡呢?明日少年今何在?明天的少年,今日還未出生。

  禪教對時間的評斷,就是現在我在做什麼?現在我在想什麼?現在都是當下的事情。密切的說法是前1刻的我不存在,後1刻的我也不存在,現在的這1刻我才是存在。這是對人生、物質、生命、無常的1種嚴厲的批判。

  世俗人欠缺這種認識及知識,時常想要留下財產,想要掌握1切、控制1切,這是1種錯誤的心胸。1刻前的我已經過去了,所以1刻前算是前世,過去無始,從這刻算起「開始」,所以未來無終、無限量,我的生命才能夠充滿希望,才能夠去做事。未來是無可限量、無終止,過去無開始,未來無結束。

  現在我在做什麼?這個就是1個關鍵,非常非常重要的關鍵。這是禪教提供給世間人知道說:時常在回憶過去,是1種錯誤。時常在幻想未來,也是1種錯誤。緬懷過去,會讓人精神意志墮落,夢幻未來,會讓人精神空虛。

  現在浪費掉的這1刻,這個生命和時間,就是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1切的浪費。所以浪費現在的1分1秒,都是表示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生命和時間,是1個結合體。

  禪教鼓勵人掌握現在,叫做真現實,去體會時間的珍貴,寸金難買寸光陰。你用1寸的黃金,無法買1分1秒,這是很重要的。人類若沒有這種思考能力時,我會鼓勵他們去手術房,去醫院探訪病人,醫生不管醫術水準多好,都無法挽救病人的生命,用這種想法去體會,寸金難買寸光陰。

  禪教並不是否定時間的作用,而是用這個來提醒世間人,對時間的計算。當我還是孩提時,常做夢,夢到長大要做什麼?將來要做什麼?可是都無法達成願望。這是人類空虛不實的心理狀態,所產生出來的。

  時間被物質、被精神思想、被環境、被男女、被感情、被父母、被子孫、被1切種種的阻礙、被分割。早上8小時,下午8小時,晚上8小時,變成24小時都沒空,24小時都無法處理事情,所以人被時間抓住、被時間所擒。

  本來人類發明時間,是要去安排規劃時間,處理工作,結果發明這個時間,卻反而被時間束縛,不知道時間是不存在的。

  有很多佛教徒,不愛準時,不愛守時,這是錯誤的,禪教是否定時間來束縛自己。所以我若是約6點半的時候,我應該6點25分以前到達,提前5分鐘或10分鐘。或者是寧可提早半小時出發,或者提早1小時出發,當然是看路程的近或遠,這是要自己去計畫,將空間算出來,將時間安排下來,這樣才能超越時間、控制時間。

  人的生命,對時間的使用方法,隨時都可以調整和設定,所以不要受到時間的限制,使自己的生命無法活動,這個比較重要,至於其它怎麼安排,這就次要。

  有人規定幾點到幾點,就1定要吃飯,我的感覺是肚子餓就要吃飯。有時工作做到忘了吃飯,叫做廢寢忘食,忘了睡,忘了吃東西。

  基本上無所謂好,也無所謂壞,受到時間的限制,強迫自己去做這些事情,這就是說在規律化以外的時間可以有彈性,要知道變通。所以為了鼓勵人的精神和人的活動不墮落,規定時間的規律。

  物質本來是沒時間,在精神上也是,花開、花謝沒時間,所以是由太陽的光線在控制,花紅柳綠或是春、夏、秋、冬,是由太陽準時在控制。因為太陽準時,所以將時間訂得和太陽相同準時。來控制時間,安排人生的工作,包括聚會、唱歌、彈琴,不管是休息或工作,就是把它規律化。

  但是太過規律化,硬性規定的時候,可能就不會思考。所以釋迦牟尼佛主張修行像彈琴的琴弦,人的生命也像琴弦,若是太緊會斷掉,太鬆就會懶惰。太緊就是自找死亡、斷線,太鬆就是神經線太鬆導致懶惰,要調到剛好,不會太緊也不會太鬆,這樣彈出來的琴聲才會優美。

  人的生命和時間就和禪教的智慧1樣,調太緊則斷,放太鬆則神經線不緊,產生錯亂,要調到剛好,彈出來的聲音才會好聽,才會優美。這有什麼涵意呢?就是說人若是做事、想事情沒有彈性和沒退路,1昧就這樣,叫做調得太緊,這是1種盲目。

  本來追求智慧是要使自己有智慧,結果反變成沒智慧,這樣就是1種盲目和悲哀。這種悲哀是因為個人以為自己想自己對,缺少外來的資訊和意見。

  所以時間的判斷,和整個的心理影響,就會精神崩的很緊,精神崩的很緊,當然只有死亡,不然就是精神分裂,這是對佛教徒的教訓,非常的重要。若凡事都以自己為中心,這樣子就會死得很難看。

阿彌陀佛!

本文出處:禪教法門(宗聖上師主講)—真理之聲有限公司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