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

9慢--宗聖上師

9慢

「9慢」:是品類足論第1卷、大毘婆沙百論第99卷、唯識論述記第6卷…等所說的法門:自恃自己高舉過人的煩惱法,總計有9種:

1.我勝慢類、2.我等慢類、3.我劣慢類、4.有勝我慢類、5.有等我慢類、6.有劣我慢類、7.無勝我慢類、8.無等我慢類、9.無劣我慢類。

阿毘達磨發智論第20卷說:「此見取見苦所斷。有9慢類:謂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、有勝我、有等我、有劣我、無勝我、無等我、無劣我慢。有劣我者,是依見起過慢。無勝我者,是依見起慢。無等我者,是依見起過慢。無劣我者,是依見起卑慢」。

因為此9慢,是從7慢之中的慢與過慢以及卑慢的3種分離出的,前述的3慢為過慢與慢及卑慢。其中的3慢是卑慢與慢及過慢,後說的3慢是慢與過慢及卑慢。

其中的我勝慢之意,是說我比較他人更為優勝,此說亦於平等而說自己優勝,也就是過慢了。而我等慢之意,是說我不及他人卻自說我等於彼,即使是於他人平等而說自己的優等,意即根本的慢。

而我劣慢之意,是說我比較他人為惡劣,卻故意說於自己勝而他人比自己惡劣,也就是所謂的卑慢《因自卑生慢心》。有勝我慢之意,是說他人有較我優勝的人,於此勝而說自己劣,是即卑慢。有等我慢之意,是說他人有等於我的人,因此於等而故意說已等,即是本慢。有劣我慢之意,是說他人有較我劣的人,於此等而說自己勝他,是即過慢。

無勝我慢之意,是說他人無較我勝的人,於此等而說自己相等,是即矯慢。無等我慢之意,是說他人無等於我的人,於此不等而說自己勝彼,即是過慢。

無劣我慢之意,是說他人無較我劣的人,於此勝而說自己劣彼,是即為卑慢。但這是乃根據發智論所說而有所解釋。

依據俱舍論第19卷解釋前列的9慢已,即說:「如是且依發智論釋,依品類足釋慢類者,且我勝慢從3慢出。謂慢、過慢、慢過慢3,由觀劣等勝境別故」。

這是說我勝慢之中,若觀劣境而說自己勝,亦即是慢。觀等境而說自己勝,亦即是過慢。觀勝境而說自己勝他,即是慢過慢明矣。其餘的8慢亦如是,都是出自3慢的劣慢,其於前說的解釋可知。

唯識述記第6卷說:「9慢者大乘中不見文。顯揚第1云:如經說3慢類,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婆沙1百99及俱舍第19說有9慢」。

1.我勝慢:對於與我同等的人,而自思我為勝,是7慢中的過慢。

2.我等慢:對於比我勝的人,而自思我與其等同。

3.我劣慢:對於比我多分勝的人,而自思我較為少劣,是即7慢中的卑慢。

4.有勝我慢:自思他比自己為勝,是即於勝而自思比自己劣的人,因此攝於卑慢之中。

5.有等我慢:自思他與自己相等,是即於相等而自思與自己高等的人,因此而攝於慢之中。

6.有劣我慢:自思他人劣於自己,是即於相等而自思自己優勝的人,因此攝之於過慢中。

7.無勝我慢:自思他人於自己無勝者,是即於同等而自思自己高等的人,因此攝於慢之中。

8.無等我慢:自己思考他人於自己無能等,是即於相等而自思自己優勝的人,因此攝於過慢之中。

9.無劣我慢:自思他人於自己無劣等,是即於勝過自己,而自思比自己劣等的人,因此攝於卑慢之中。但是此9慢是從3慢中的分類而出。

俱舍論第19頌說:「慢有79從3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