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

6隨眠--宗聖上師

6隨眠

「6隨眠」,是俱舍論第19卷所說:

1.貪,2.瞋,3.慢,4.無明,5.見,6.疑。唯識稱之為6根本煩惱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睡眠--宗聖上師

睡眠

「睡眠」,是不定地法之1,能致使心闇昧的精神作用。意識惛熟,名為睡,5識闇冥而不慟,名為眠。心所之1。屬於煩惱,於5蓋中,名為睡眠蓋,於5欲中,名為睡眠欲。

釋氏要覽說:「臥之垂熟,此是心所法中4不定之1。令人不自在,昧略為性,障染為業,發覺淨心經有20種睡眠過患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10隨眠--宗聖上師

10隨眠

「10隨眠」,俱舍論第19卷所說,又名為睡眠,是開6種隨眠中的「見」字為5見,因而合為10隨眠。所謂的「5見」之意是指:1.有身見,2.邊執見,3.邪見,4.見取見,5.戒禁取見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98隨眠--宗聖上師

98隨眠

「98隨眠」,阿毘達磨發智論第5卷、大毘婆沙論第46卷、俱舍論19卷所說,亦名為98使,煩惱的異名,時常隨逐於人,故名為隨。其狀體幽微難知,例如眠性,故名為眠。

這是由「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」的10種隨眠,配之於3界、5部,即是欲界的見、苦…等所斷的10種,見集及見滅所斷7種(除身見、邊見、戒禁取見),見道所斷8種(除身見、邊見),和欲界修行所斷4種(貪瞋痴慢),合計欲界有36種。

色界與無色界無瞋,故於5部減之,各有31種,故總合為98種。

因為見惑有88使,加上修惑的10隨眠,而有此數。

於前10隨眠分為見道所斷與修道所斷的2種,其見道所斷之分,配屬於3界的4諦而分為88,是修道所斷之分,配屬於3界而分為10,因得98的數目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

98使--宗聖上師

98使

「98使」,使又名為「隨眠」,都是煩惱的異名,聲聞乘的俱舍宗以見思之惑而立98使,又名為98隨眠,是聲聞乘俱舍宗所說的見、思2惑的總數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128使--宗聖上師

128使

「128使」,與120根本煩惱之意相同。

是菩薩乘、與聲聞乘的俱舍論的見思2惑的總數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5鈍使--宗聖上師

5鈍使

「5鈍使」,稱根本惑的10使中,貪瞋痴慢疑的5使,貪瞋癡慢的4使,都為迷執於世間事物而起之惑,其性分鈍者,故稱為鈍使。疑使為就4諦真理而起之惑,以猶豫不決為自性,其性分亦非銳者,故類從貪等4使而為鈍使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5利使--宗聖上師

5利使

「5利使」,10使中的前5者,即身見等5見,此5見由迷於4諦的理性而起,也是惑性最尖銳的,故名為「利使」,即指見修2惑中的見惑,是於見道1時即能斷之者。參考5見本文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10惑--宗聖上師

10惑

「10惑」,大乘義章第6卷、法界次第上卷之上所說,即指10使,又名10大惑,亦名10根本煩惱。此中分為利、鈍的2種,亦即貪瞋痴慢疑5種,名為5鈍使。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5種,名為5利使。

是5利使以及5鈍使的合併之稱。

1.貪欲,2.瞋恚,3.無明(又名愚痴),4.慢,5.疑。

6.身見(又名我見),7.邊見,8.邪見,9.見取見,10.戒取見。

1切諸使中以此10使為根本,故標出為10使,又名「10煩惱」,或稱為「10大惑」,以及「10隨眠」。天台宗稱前5者名為「5鈍使」,後5者名為「5利使」,是依惑性的利鈍而分別之意。又以見思分別聲聞乘俱舍之義,指前4使通於見思2惑,疑以下的6使,唯有見惑。

依大乘唯識之義,4使與身邊2見的6使,通於見修,疑與邪取戒3見的4使,唯有見惑而已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

81品思惑--宗聖上師

81品思惑

「81品思惑」,這是俱舍論第12卷所說,如上所言,見惑者頓斷之,思惑者漸斷之。漸斷是聲聞乘的鈍根羅漢,分為10惑、9地、9品而分別的逐次斷除。

9地是指欲界的5趣地為1,於此加色界的4禪地,以及無色界的4空處,而合為9地。

9品是指各地的思惑,分為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,中上品、中中品、中下品,乃至下上品、下中品、下下品等9品,故總合9地9品為81品。

既然已經斷見惑的聖者即為預流果,更進而斷初地惑之1品乃至5品即為1來向,斷6品惑已,即為1來果。還有下3品的欲惑,尚需1往來於人天故。

次後方斷下3品的惑即為不還向,既然斷已,就可稱為不還果,因為不再還生於欲界。再次後漸斷上2界8地的72品,即為阿羅漢向,正斷之後,是為阿羅漢果。阿羅漢譯為不生,因為斷盡81品的思惑,不再受生於3界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88使見惑--宗聖上師

88使見惑

「88使見惑」,對於81品的修惑,而有88使的見惑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界內惑--宗聖上師

界內惑

「界內惑」,3惑、5惑中的見思之惑,能招3界的生死,故名界內惑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通惑--宗聖上師

通惑

「通惑」,天台所立5惑《5鈍使》中,見、思之惑名為通惑。

塵沙、無明之2名為別惑。以見、思為通於3乘而斷之惑故。

4教儀說:「集諦者即見思惑,…又云通惑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根本煩惱--宗聖上師

根本煩惱

「根本煩惱」,又名根本惑,本煩惱,是指大乘百法所說的「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惡見」的6大煩惱,除了惡見以外,皆名為5鈍使。

另外開惡見之1,細分為「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」等5見,此稱為5利使,合稱為10,名之為10隨眠或10使,共稱為根本煩惱,其他為隨煩惱。又指5住地之中,第5的無明住地為根本煩惱,其他的4住地為枝末煩惱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

無始--宗聖上師

無始

「無始」,1切世間,若眾生,若法,皆無有始,如今生從前世之因緣而有,前世亦從前世而有,如是展轉推究,故眾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,故名無始。

勝鬘寶窟中卷之末說:「攝論云:無始即是顯因,若有始則無因,以有始則有初,初則無因,以其無始則是有因。所以明有因者,顯佛法是因緣義」。

梵語雜名說:「無始,阿努婆縛底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果報--宗聖上師

果報

「果報」,新譯為異熟,舊譯為果報。果報之意,是指吾人今日的境界,為對於過去世業因(不善不惡)的結果,故名為果。

又為應於其業因而報的人,故名為報,但說名為果,或說名為報,其體為1,總包括1切眾生自從出生至老死之間,自己所感受的吉凶事而名為果報。但分別果報2字的理論,則法華經方便品說明10如是中,有因、緣、果、報的4種意義,對於因而言果,對於緣而言報。

正可生果之物名為因,能助其因而使取果者名為緣。譬如米麥的種子,即是因。借農夫之力或雨漏的滋潤等,是為緣。然則當年米麥的成熟時,對於昨年的米麥而言,則是果,對於昨年的農夫雨露而言,則為報。如是吾等人類原本具有可生於3界之果的種子,是名為因。

但是為惡業則助成地獄界之因,使感地獄之果。若為善業,則助成人間天上界之因,使招人間天上界之果。因為善惡之業,對於3界之果,則非為因,而為緣。因而望此緣於3界之果,更與以報之名。

但於此分為因緣果報,而詳論義理,果報的物體,2者非異。果報的狀體,雖有苦樂好醜等差別,而其性質則非善性、亦非惡性。無記性(善不可記,惡亦不可記的訊號)。

法華經方便品說:「如是因,如是緣,如是果,如是報」。

無量壽經上卷說:「行業果報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業因--宗聖上師

業因

「業因」,善業為樂果之因,惡業為苦果之因者。

成實論業因品說:「業是受身因緣」。又說:「萬物從業因生」。

般舟讚說:「門門不同8萬4,為滅無明果業因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僧寶--宗聖上師

僧寶

「僧寶」,是專指3乘的聖眾,既已經發真無漏智,堪為世所歸敬的福田之人。

但是若要舉例類似的「寶」,則至少宜悉取發心、見道以上的悟者。

這裡所謂的「發真無漏智」之意,是指佛菩薩的無漏智相對於2乘的無漏智,名為真無漏智。

這是因為2乘之人不斷法執,不滅所知障,並非真正的無漏智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法寶--宗聖上師

法寶

「法寶」,諸佛所說的妙法,珍重如世的財寶,故名財寶。

維摩經佛國品說:「集眾法寶,如海導師」。

增1阿含經第1卷說:「3阿僧祇集法寶」。

唐書所說,僧家所用的衣缽、錫杖…等。僧法海著有6祖法寶記1卷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佛寶--宗聖上師

佛寶

「佛寶」,所謂的「佛」是覺之義,是指既能自覺,又能使他人覺,自己和他人的覺行窮滿的人,即名為佛,是為世上的真寶,故稱為佛寶。

佛寶有同體佛寶、別相佛寶、住持佛寶、大乘佛寶、小乘佛寶等不同的差別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

佛法僧--宗聖上師

佛法僧

「佛」是覺知之義,「法」是法軌之義,「僧」是和合之義。

寶性論第3卷舉例說,之所以名為寶的意思,具有6種義意:
「偈言:真寶世希有,明淨及勢力,能莊嚴世間,最上不變等」。

法華經方便品說:「思惟是事已,即趣波羅奈。諸法寂滅相,不可以言宣。以方便力故,為5比丘說。是名轉法輪,便有涅槃音。及以阿羅漢,法僧差別名」。

觀無量壽經說:「恭敬3寶,奉事師長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3寶--宗聖上師

3寶

「3寶」,1切的佛陀 Buddha,是為「佛寶」。

佛陀所說的教法,是為「法寶 Dharma」。

隨其教法而修業的清淨團體,是為「僧寶 Sam gha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

道--宗聖上師


「道」,是指8正道而言,此8種皆能通達於涅槃,故名為道,是為悟之因。其中前2者流轉的因果,故又名為世間因果。

其後2者是還滅的因果,又名出世間因果,以此4者皆名為「諦」之意,是說其真理實為至極。而聖凡2諦皆先說果後因之意,是因為果易見,而因難知,故先開示苦果令其生起厭離之心,然後促使斷其苦因,又舉涅槃的妙果,使其生起樂而追求,然後使修其道,是為了誘引最劣小機的善巧。

佛陀悟道之後,起身菩提樹下來至鹿野苑,為5比丘說此法,是為佛轉法輪的最初,凡依此法而修道證滅的人,稱為聲聞乘人。

法華經譬喻品說:「昔於波羅奈,轉4諦法輪」。

42章經說:「於鹿野苑中,轉4諦法輪,度憍陳如等5人而證道果」。

涅槃經第12卷說:「苦集滅道,是名4聖諦。」同經第15卷又說:「我昔與汝等不見4真諦,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。若能見4諦,則得斷生死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(4)道諦--宗聖上師

道諦

4、道諦,道以能通為義。正道及助道,是2相扶,能至涅槃,故名為道諦。審此2道相扶,實能通至涅槃不虛,故名道諦。正道者,實觀37品3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。助道之意,是獲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,是名助道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滅--宗聖上師


「滅」即涅槃之義,因為涅槃能熄滅惑業,而斷離生死之苦,達到真空寂滅,故名為滅,是為悟的結果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(3)滅諦--宗聖上師

滅諦

3、滅諦,亦名盡諦。滅即寂滅,滅以滅無為義。結業既盡,則無生死之患累,故名為滅。以諸煩惱結使滅故,3界業亦滅。若3界業煩惱滅者,即是滅諦有餘涅槃。因滅故果滅,捨此報身時,後世苦果,永不相續,名入無餘涅槃。諦審涅槃實為寂滅,故名滅諦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(2)集諦--宗聖上師

集諦

2、集諦,集以招聚為義。若心與結業相應,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,故名為集。審1切煩惱惑業於未來,實能招集3界生死苦果,故名集諦。

以貪瞋癡等諸煩惱,以及善惡的諸業,此2者皆能起3界6趣的苦報,故名為集諦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