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

經藏--宗聖上師

經藏

1般所說的「經藏」之意,是指總攝佛所說的經典,通稱為「經藏」,是以每1部經之中,各皆含藏深奧的事理,故名為「藏」。

3藏法數第9卷說:「3藏者,謂經律論,各各含藏1切文理,故皆名藏」。

60華嚴經第6卷說:「自歸於法,願與眾生,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」。

納經典的府庫,又翻譯作經堂、藏殿、輪藏等。此中亦收納經律論的3藏及賢聖祖所著述的章疏,名為經藏之意,是從本義之說。

寄歸傳第4卷說,死亡僧人的遺物:「所有經典章疏皆不可分,當納經藏,4方僧共讀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優婆提舍 Upadesa--宗聖上師

優婆提舍 Upadesa

「優婆提舍 Upadesa烏波底沙」,又翻譯作鄔波題鑠、優婆題舍、優婆提舍、鄔波弟鑠、優波替舍等,義譯為論議。

大乘義章第1卷說:「優婆提舍,此名正論,論諸法故。」同卷又更進1步的說:「優婆提舍,此名論義,問答論理,名論義經」。

法苑義林章第2本說:「鄔波題鑠,古優婆提舍,此云論議」。

玄應音義第17卷說:「優婆提舍,此云逐分別所說,沙門隨彼即釋。舊人義譯,為論義經也。」同文第23卷說:「鄔波弟鑠,此云論議也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誐 ga--宗聖上師

誐 ga

「誐 ga」,悉曇50字門之1,42字門之1,又作誐、哦、我、謔、仰、蘗、竭…等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伽 gha--宗聖上師

伽 gha

「伽 gha」,悉曇體文35字之中,屬於牙聲的第4音,50字門之1。

這是由 Ghat ana(合)及 Ghana(稠密)之語的解釋而成。

大日經說:「伽(去引)字門,1切法1合不可得故」。

文殊問經說:「稱伽字時,是摧稠密無明闇冥聲」。

莊嚴經說:「唱伽字時,出除滅1切無明黑闇厚重翳膜聲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

阿揭多 Agastya--宗聖上師

阿揭多 Agastya

「阿揭多 Agastya」,又翻譯作阿竭多,是電名或星名。

最勝王經第7卷說:「東方有光明電王,名阿揭多」。

阿揭多又名為「阿迦囊」,又略名為阿伽、阿揭多,是指電神的名字,義譯為無厚,是「消除1切閃電障難隨求如意陀羅尼經」所說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阿伽陀--宗聖上師

阿伽陀

「阿伽陀」1作阿揭陀 Agada,藥名。義譯為普去、無價、無病,或譯作不死藥、丸藥。如玄應音義第24卷所解釋的:「阿竭陀藥,又稱為竭陀,或稱為阿伽陀。是由梵音言詞的訛轉而來,此名為丸藥」。

慧琳音義第25卷說:「阿揭陀藥,阿云普,竭陀云去。言投此藥,普去眾疾。又阿言無,竭陀云價,謂此藥功高,價值無量」。

慧苑音義上卷說:「阿無也,揭陀病也,服此藥已,更無有病,故為名耳」。

止觀第1卷說:「阿伽陀藥,功兼諸藥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伽陀 Agada--宗聖上師

伽陀 Agada

「伽陀 Agada」,是阿伽陀的略稱,也是1種藥名。

60華嚴經第10卷義解為:「譬如伽陀藥,消滅1切毒」。

探玄記第6卷說:「伽陀此云良藥。」參照阿伽陀條。

又指 Ga tha,又作伽他。義譯為句頌、孤起頌、不重頌。舉凡伽陀有2種:

1、是通頌:不論頌文與散文《長行》,凡經文的文字數多至32字或以上,1律名為首盧伽陀 Sloka。

2、是別頌,必以4句而文義具備的偈,無論3言4言5言,乃至8言等,必要4句為完整的1偈,是稱為「結句伽陀」。

由於伽陀之所以有此通頌與別頌的2種,因而通頌的伽陀,單譯為句,別頌的伽陀,則譯為頌。其次,結句伽陀之中又有2種:

1、經中有單獨結句以演法義,以及讚嘆佛德的文義,於12部經中稱之為伽陀,義譯為孤起頌。或稱為不重頌《不再重複之意》。

2、前說之散文經義重結於伽陀者,於12部經中稱之為祇夜 Geya,名為應頌,或重頌。因此伽陀的言句,有2種的通頌與別頌的不同。

嘉祥法華義疏第3卷說:「偈有2種:1首盧偈,凡32字。蓋是外國數經之法。數經之法者,莫問長行與偈,但具32字,便名1首盧偈也」。

淨土論註說:「偈是句數義。」此說是為首盧伽陀的解釋。

法華玄贊第2卷說:「梵云伽陀,此翻為頌,頌者美也、歌也,頌中文句極美麗故,歌頌之故,訛略云偈」。

西域記第3卷說:「舊曰偈,梵文略也。或曰偈陀,梵音訛也。今從正音,宜云伽陀。伽陀唐言頌,頌32言也」。

玄應音義第23卷說:「伽陀此方當頭,或言攝,言諸聖人所作,不問重頌字之多少。4字為頌者,皆名伽陀。案西國數經之法,皆以32字,為1伽陀,或言伽他,訛也。舊言偈者,亦伽陀之訛也」。

以上是結句伽陀的總解釋。

大乘義章第1卷說:「伽陀此翻名為不重頌偈,直以偈言顯示諸法,故名伽陀」。

玄義第1卷說:「孤起偈,說世界陰入等事,是名伽陀。」同文第6卷說:「伽陀者,1切4言5言79等偈,不重頌者,皆名伽陀也」。

法華玄論第6卷說:「伽陀此云不重頌,亦略云偈耳,4句為頌,如此間詩頌也。」以上是結句伽陀的別釋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7月14日 星期日

祇夜 Geya--宗聖上師

祇夜 Geya

「祇夜 Geya」,是「祇夜伽陀」的略稱,梵語的祇夜伽陀,唐譯為諷誦,舊譯為重頌偈、重頌、新譯為應頌。

意思是說前面已經聽聞過的前段所說的經文之義,後面更為重複偈頌的詞句,即重說其義的複述語,故名為重頌。而與前段所說的經義相應,故名為應頌。

大乘義章第1卷說:「祇夜,此翻名為重新偈也。以偈重誦修多羅中所說法義,故名祇夜」。

法華玄義第6卷說:「祇夜是諸經中偈,4、5、7、9言,詞句少多不1定。重頌之義,皆名為祇夜也」。

華嚴疏鈔第21卷說:「祇夜者,此云應頌。1與長行相應之頌,由於長行說未盡故,雜集云不了義經,應更頌釋。2為後來,應更頌故。涅槃云:佛昔為諸比丘說契經竟,爾時復有利根眾生,為聽法故,後至佛所,即便問人:如來向者為說何事?佛時知已,即因本經,以偈誦曰:我昔與汝等不識4真諦,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等」。

3藏法數第44卷說:「梵語祇夜,華言應頌,又名為重頌。謂應前長行之文,重宣其義。或6句4句3句2句,皆名為頌也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經 Su tra修多羅--宗聖上師

經 Su tra修多羅

「經 Su tra修多羅」,是梵語的意譯,又為名契經,或名經本,大致上可歸納為2種意義:

(1)是3藏之1的「經」:是相對於「律」及「論」而言,即佛所說的教法。

涅槃經第15所謂:「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,如是1切,名修多羅」。

大毘婆沙論第1等所謂律及論,詮釋戒及慧,而經則是詮釋定之義。

若論其字義,如瑜珈師地論第25卷所說的:「能貫穿縫綴的種種,能引申其意義,以利行者,能引導修梵行而通解真善妙義,是名為契經」。

顯揚聖教論所說的也是相同之意,都是以貫穿之義來解釋經,然而佛地經論說:「能貫能攝,故名為經,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」。

此外,法苑義林章第2本也說:「雖以貫穿之義解釋契經,然而以教貫義,以教攝眾生,名之為經。猶如綖之貫花,經之持緯。西域所稱呼之汲索,是縫衣之綖,席經聖教等,皆名「素呾纜」。眾生由教攝而不散流於惡趣,義理由教貫而不散失隱沒,是故名聖教為契經」。

華嚴疏第1卷解釋修多羅說:「古譯為契經,契謂契理契機,經謂貫穿攝化,即契理合機之經,依主受名。復云:正翻名線,線能貫華,經能持緯,此方不貴線稱,故存於經」。

以上所說皆以貫穿、攝持的2義解釋經的字義。若依阿毘曇心論第8卷之義,則修多羅有5種意義,該文舉例有5義說:「修多羅具有5義:1.名為出生,是由出生諸義故。2.名為泉涌,其義味無窮無盡故。3.名為顯示,因為能顯示諸義故。4.名為繩墨,具有辨諸邪正故。5.名為結鬘,能夠貫穿諸法故。如是5義,是修多羅義」。

法華玄義第8卷解釋說,若是從廣義而言,則稱為修多羅,此說是出於有翻譯、無翻的2種說法。在無翻譯之中,詳細說明如上所述的5義,是指梵語通常1字而含有多種意義之故,因此不可翻。若於有翻譯之中,則譯為「出經、契、法本、線、善語教」的5種意譯。

其間所謂的「經」,另外還具有「經由」之義,因為是「經由」於聖人的心,以及「經由」聖人的口說出來,故名為「經」。

出教由行由理由的3釋。

又指「經」為「經、緯」之義,例如世人所用的「絲絹」,是以直線為「經」,以橫線為「緯」,細密的編織而成,若在絹上書龍寫鳳即成為文章。佛以世界悉檀而說經,菩薩以世界之緯為織,編織此經緯合成為出世典範,因而成就了聖賢歷長劫而不朽的文章。

依淨影所著的無量壽經義疏上所說謂:「經是外國修多羅的名稱,此翻譯為綖。聖人的言說,能貫諸法,例如綖之能貫華,故名為綖。而言經者,綖能貫華,經能持紬,其用相似,故名為經。若依俗訓,經者常也。人別古今,教儀常楷,故名為常,何相關顧,將常釋經。釋言經者,是經歷義。凡是1法,經古歷今,恒有不斷。是其常義,故得名常」。

這是同時解釋經義以及文字內容的訓誨作用,因為梵音的「修多羅」,同時具有貫穿和攝持之義,雖然可解釋為綖或線,但以古來支那習俗對於聖人所說的話稱為經,因此借其意而引用經座為名稱而已。因為1般佛典之中稱為經的部份甚多,且其分類也不1致。

普通分為菩薩乘經《大乘經》和聲聞乘經《小乘經》2種,在菩薩乘經之中,早期所傳的又分為「般若部、寶積部、大集部、華嚴部、涅槃部」,後期所傳的又分為「華嚴部、方等部、般若部、法華部、涅槃部、秘密部」。

在聲聞乘經之中,只有分為「阿含部、聲聞乘部」的2大類而已,其中的4阿含歸於阿含部,俱舍論和4分律歸於聲聞部,成實論和5分律歸於緣覺乘部。

另外又有從所翻譯的不同版本,而區別為「重譯經」單譯為經,是宋代以後所重新翻譯的經,差別於舊有的翻譯版本,繼續收入3藏目錄。依緣山3大藏總目錄,菩薩乘經合併於「般若、寶積、大集、華嚴、涅槃、重譯、單譯等」。

宋藏收入528部,2千175卷,元藏只有528部,2千174卷。

麗藏《高麗藏》521部,2千164卷,聲聞乘經、阿含經則分別為單譯。

總計宋元2藏各收錄242部,621卷。麗藏240部,614卷。

依目前縮版的大藏經目錄,則菩薩乘經、華嚴經、方廣經等般若經、法華經、涅槃經等5部,合計為450部,2千291卷。聲聞乘經321部,778卷。

另有秘密部570部,931卷,但秘密部之中,含不屬於經的祈禱法。

此外又有「闕經、偽經、疑經」,以及未曾引進的經典。其他又有非佛所說,仍然被稱為經的,例如「法句經、坐禪3昧經、修行道地經、雜譬喻經、百喻經…等」。凡是能互相通於「經律論」3藏,而稱為大藏經或1切經的,不過以經為其中的根本,其餘的部帙也多只是引用為依據,皆以勝義立名而已。

(2)是12部經的「經」,這只是針對於「祇夜」,和「優婆提舍」等而言,也就是經中直說的長行。

成實論所論12部經品所謂:「修多羅者直說語言」。

瑜珈師地論第81卷所謂:「契經者長行直說」。

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第11卷所謂:「契經者,謂以長行綴緝,略說所應說義」,是經中長行,即為散文,而不用偈頌,又稱不屬於授記、本生、論議等之部份。如大智度論第33卷、往生論註上卷、大乘義章第1卷、法華義記第1本、法華玄贊第1章、華嚴探玄記第1卷、善導所述的觀經疏第1卷…等所說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功德--宗聖上師

功德

「功德」的「功」字,是指福利的功能,此功能為善行之德,故名為德。

「德」即是得,修功有所得,故名為功德。

大乘義章第9卷說:「言功德,功謂功能,善有資潤福利之功,故名為功。此功是其善行家德,名為功德」。

天台仁王經疏上卷說:「施物名功,歸己曰德」。

勝鬘經寶窟上本說:「惡盡言功,善滿曰德。又德者得也,修功所得,故名功德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

厭離穢土--宗聖上師

厭離穢土

「厭離穢土」,厭娑婆。

往生要集上本分要集1部之所述明為10門說:「1.厭離穢土。2.欣求淨土。…10問答料簡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厭離--宗聖上師

厭離

「厭離」,於物厭離。

維摩經佛國品說:「佛以1音演說法,或有恐畏,或歡喜,或生厭離,或斷疑」。

唯識論第6卷說:「厭謂慧俱無貪1分,於所厭上,不染著故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慈心童子--宗聖上師

慈心童子

「慈心童子」,與慈童子、慈童女之意相同,都是「慈童女長者子」的略名。慈童女長者之子,「慈童女」為長者的名字,並非為女人。

雜寶藏經第1卷說:「佛於過去世為1慈女,由事發願,願1切受苦者,盡集我身,命終生於兜率。即教父母少為不善,則得大苦報,少為供養,則得無量福」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慈心11種果報--宗聖上師

慈心11種果報

「慈心11種果報」,此為增1阿含經第47卷所說的法門:

1.臥安。2.覺安。3.無惡夢。4.天護。5.人愛。6.毒不侵。7.兵不侵。

8.水不侵。9.火不侵。10.盜賊不侵。11.得生梵天。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捨無量觀--宗聖上師

捨無量觀

「捨無量觀」,此觀法是北方虛空庫菩薩的3摩地,虛空庫菩薩是北方4菩薩的最初第1位,其名號為業菩薩,又在5智中為成所作智所攝。

因此修行者必須住於捨無量定中,並以平等心《是捨之義》遍觀「6道、4生」的眾生,皆離我、我所,於法平等,心本不生。因而發願唱說:以我所修3密諸功德,使1切眾生等同虛空庫菩薩。

作此觀已,即誦捨無量3摩地的真言:唵‧摩護‧閉乞灑‧娑頗羅《摩護是無量之義,閉乞灑是捨之義》。

(咒語部分未經灌頂,請勿持誦。)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喜無量觀--宗聖上師

喜無量觀

「喜無量觀」,此觀法是西方觀自在菩薩之3摩地,觀自在者,西方4菩薩之最初法菩薩,在5智,為妙觀察智所攝,修行者必須住於大喜無量定中,以清淨之心遍觀「6道4生」的眾生,本來清淨,猶如蓮華之不染客塵,自性清淨,願以我修3密的功德力,使1切眾生等同觀自在菩薩。

此中所以,以喜無量為清淨心之義,是因為若於眾生,生嫉妒的人,其心必然汙濁惡穢,若能斷離嫉妒,則其心必然清淨故。

因而大乘義章即說:但為利生,心清不濁名為喜。

作此觀已,即誦大喜3摩地的真言:唵‧秫馱‧缽羅謨‧娜‧娑頗羅《秫馱是清淨之義,缽羅謨是觀之義,娜是喜之義,其餘同上所述》。

(咒語部分未經灌頂,請勿持誦。)

本文出處:佛說3歸5戒功德經(宗聖上師編著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