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

受持--宗聖上師

受持

「受持」,這是法華經所說5種法師行的第1位。

「受」是領受,「持」是憶持,以信力堅強之故能受,以念力堅強之故能持。

勝鬘寶窟上本說:「始則領受在心曰受,終則憶而不忘曰持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大法--宗聖上師

大法

「大法」之意,是指菩薩乘所說的深妙之法,度人廣大的法門。

法華經序品說:「今佛世尊欲說大法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長養--宗聖上師

長養

「長養」,是功德善根,生長養育之意。

唐華嚴經第14卷說: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1切諸善法」。

新譯仁王經中卷說:「善男子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10住行,…而能少分化諸眾生,超過2乘1切善地,是為菩薩初長養心,為聖胎故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修行--宗聖上師

修行

「修行」,4法之1,意指如理修習作行,通於身語意的3業。

法華經藥草喻品說:「漸漸修行,皆得道果」。

無量壽經下卷說:「應當信順,如法修行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信解--宗聖上師

信解

「信解」,聽聞佛的說法,最初信之,之後了解之,名為信解。

又指鈍根的人信之,利根的人解之,亦名為信解。

又信者破邪見,解者破無明。

法華經序品說:「種種信解,種種相貌」。

同經嘉祥所著的疏第2卷說:「信解者,始名為信,終稱為解。又鈍根為信,利根為解」。

同經疏第7卷說:「信破邪見,解破無明。」又指7賢的第3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

法供養--宗聖上師

法供養

「法供養」:真言密宗所說的2種供養之1,佛所說百千萬億的法門,眾生隨而信解修行,長養法身,又能守護大法,名為法供養。

維摩經法供養品所說:「空中有天曰:善男子!法之供養勝諸供養,…若聞如是等經,信解受持讀誦,以方便力,為諸眾生分別解說,顯示分明,守護法故,是名法之供養。」同註又說:「肇曰:如是等經,盡諸佛法身也。若聞斯經能信解護持宣示分別令大法增廣者,名法之供養,養成法身也」。

金光明文句第2卷說:「供養有2義:1.財供養,可解。2.法供養,佛說百千法門,隨而修學,名法供養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3月23日 星期六

經 Su tra--宗聖上師

經 Su tra 修多羅

「經 Su tra 修多羅」的譯意,又名為契經,或名為經本、經夾。

(1)3藏之1。對於律及論而言。即佛所說之教法。

涅槃經第15卷所說:「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,如是1切,名修多羅」。

大毘婆沙論第1等所謂律及論,詮戒及慧,而經則詮定者,即是此意。

若論其字義,瑜珈師地論第25卷說:「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妙義,是名契經。」同第81卷說:「契經者,謂貫穿義」。

顯揚聖教論所說的也是相同內容,都是以貫穿之義解釋經。但是佛地經論則說:「能貫能攝,故名為經,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」。

另外,法苑義林章第2本則說:「雖以貫穿之義釋契經,然以教貫義,以教攝生,名之為經。猶如綖之貫花,經之持緯。西域呼汲索,縫衣之綖,席經聖教等,皆名素呾纜。眾生由教攝而不散流於惡趣,義理由教貫而不散失隱沒,是故名聖教為契經」。

華嚴疏第1卷解釋修多羅說:「古譯為契經,契謂契理契機,經謂貫穿攝化,即契理合機之經,依主受名。復云:正翻名線,線能貫華,經能持緯,此方不貴線稱,故存於經」。

是等皆以貫穿攝持之2義釋經也。若依阿毘曇心論第8,則修多羅有5義,其文說:「修多羅者有5義:1曰出生,出生諸義故。2曰泉涌,義味無盡故。3曰顯示,顯示諸義故。4曰繩墨,辨諸邪正故。5曰結鬘,貫穿諸法故。如是5義,是修多羅義」。

法華玄義第8卷之上說,廣就修多羅,出現有翻、無翻的2種說法,1.若遇無翻譯之中,多有詳細解說如今經文的5義,是指梵語多含別義,故不可翻。2.若遇有翻譯之中,出於經、契、法本、線、善語教的5種義譯。

其間所說的「經」,是為經由之義,因為以其是由於聖人的心口所出,故名為「經」。若是出於教由、行由、理由的3種解釋。另外又指「經」為經緯之義,例如世間的絹紙適用經規張之,此以緯織之,然後書寫龍鳳的文章成就。

佛以世界悉檀說經,菩薩以世界緯織,經緯和合,因此聖賢的文章書寫成就。此外依據淨影所著的無量壽經義疏卷上說:「經者,外國名修多羅,此翻名綖。聖人言說,能貫諸法,如綖之貫華,故名為綖。而言經者,綖能貫華,經能持紬,其用相似,故名為經。若依俗訓,經者常也。人別古今,教儀常楷,故名為常。經之與常,何相關顧,將常釋經。釋言經者,是經歷義。凡是1法,經古歷今,恒有不斷。是其常義,故得名常」。

這是同時解釋經的文字訓示之意,因為梵音的「修多羅」,是作為貫穿攝持之義,雖然可以解釋為綖或線,但是自古以來支那對於聖人所說的話皆稱為經,因此借用為「經」的名稱。

依此意而思考,則佛典中所稱為「經」的義意甚多,其分類也不1致。最普通的是分為菩薩乘經、聲聞乘經的2大類,於菩薩乘經之中,又分為般若部、寶積部、大集部、華嚴部、涅槃部。

或另有分為華嚴部、方等部、般若部、法華部、涅槃部、秘密部。而於聲聞乘經之中,最多只分為阿含部、聲聞部的2種。

如果從翻譯而區別為重譯經、單譯經,宋代以後所翻譯的經,別有續入藏目錄。依緣山3大藏總目錄,大乘經,併般若、寶積、大集、華嚴、涅槃、重譯、單譯。宋藏528部,2千175卷。元藏5百28部,2千174卷。麗藏521部,2千164卷。小乘經,阿含單譯,總計宋元2藏各242部,621卷。麗藏240部,614卷。依縮版大藏經目錄,則大乘經華嚴、方等、般若、法華、涅槃等5部,合計450部,2千291卷。小乘經3百21部,778卷。別有秘密部570部,931卷。但秘密部中,含不屬於經者。此外有闕經、偽經、疑經及未度之經。又有非佛所說,而亦稱為經者。如法句經、坐禪3昧經、修行道地經、雜譬喻經、百喻經等是也。通彼經律論3藏,而稱為大藏經或1切經者。不過以經為其中之根本,部帙亦隨而多故據,勝立名耳。

(2)12部經之1,對於祇夜、優婆提舍等而言,經中直說的長行。其他大智度論第33卷、往生論註卷上、大乘義章第1卷、法華義記第1卷、法華玄贊第1卷、華嚴探玄記第1卷、善導所著述的觀經疏第1卷…等所說,都是同1版本。

成實論第12部經品所說:「修多羅者直說語言」。

瑜珈師地論第81卷所說:「契經者長行直說」。

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第11卷所謂:「契經者,謂以長行綴輯,略說所應說義」。

以上所說的是經中長行,即為散文,而不用偈頌,又稱不屬於授記、本生、論議等的部分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

擔經--宗聖上師

擔經

「擔經」之意,是說12部經典的6千多卷,必須用扁擔才能挑得起來,用以表示其「盜法」數量的罪過,亦即學佛法成外道的人,未曾印證佛法,而自說已經印證佛法,是即「賣法」貪圖名利的供養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3月18日 星期一

即心即佛--宗聖上師

即心即佛

「即心即佛」,又名即心是佛,即心成佛。為諸大乘教的最終極談。言是心即是佛。

傳燈錄第7卷(法常章)說:「初參大寂,問如何是佛?大寂云即心是佛。師即大悟。」同錄第6卷(馬祖章)說:「僧問: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?師云:為止小兒啼。僧云:啼止時如何?師云非心非佛」。

壁嚴錄第44則說:「即心即佛即不問。如何是非心非佛」?

宗鏡錄第25卷說:「問:如上所說,即心即佛之旨,西天此土祖僧同詮,理事分明如同眼見,云何又說非心非佛?答:即心即佛是其表詮,直表示其事,令證自心,了了見性。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詮,即護過遮非,去疑破執。…近代有濫參禪門不得旨者,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旨,判為是教乘所說未得幽玄。我自有宗門向上事在,唯重非心非佛之說,並是指鹿為馬。期悟遭迷,執影是真,以病為法」。

傳心法要上卷說:「諸佛與1切眾生唯是1心,更無別法。此心無始已來,不曾生不曾滅,不青不黃,無形無相,不屬有無,不計新舊,非長非短,非大非小,超過1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,當體便是,動念即乖。猶如虛空,無有邊際,不可測度。惟此1心是佛。又曰: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,無1法可得,無1行可修,此是無上道,此是真佛。又下曰:即心是佛,無心是道。又曰:祖師西來,唯傳心佛。直指汝等心本來是佛,心心不異,故名為祖。若直下見此意,即頓超3乘1切諸位,本來是佛,不假修成」。

頓悟入道要門下卷說:「有1行者問即心即佛,那個是佛?師云:汝疑那個不是佛,指出看。無對。師曰:達即遍境是,不悟永乖疏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3月17日 星期日

即心是佛--宗聖上師

即心是佛

「即心是佛」,與「即心即佛」之意相同。

傳燈錄說:「有僧問大梅和尚,見馬祖得個甚麼?大梅曰:馬祖向我道即心即佛。僧曰:馬祖近曰又道非心非佛。大梅曰:任他非心非佛,我只管即心即佛。馬祖曰:梅子熟矣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即身--宗聖上師

即身

「即身」之意,在天台宗所盛談的只是即心義,而真言宗則倡言即身義,是指即心即佛仍然只屬於理論而已,只有即身成佛才是屬於事實。

日本弘法著有即身成佛義1卷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即身成佛--宗聖上師

即身成佛

「即身成佛」,真言宗的根本談,是說此肉身可以成佛,也就是「即身菩提」,以此肉身若證得菩提之悟,即如所說的即身成佛之意。

菩提心論說:「惟真言法中,即身成佛故,是故3摩地,於諸教中闕而不書。」又說:「若人求佛慧,通達菩提心。父母所生身,速證大覺位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3顯得的即身成佛--宗聖上師

顯得的即身成佛

「3、顯得的即身成佛」,是指自身成就3密的修行,而顯現法性的萬德之意,這才是真實的證悟。

以上3種配於通途之位,則理具成佛為1切的凡夫,加持成佛為3信以上乃至10迴向的行者,顯得成佛為初地以上乃至佛位,以此3種通為即身成佛之意,猶如台家宗的6位之意,通名為即身成佛,但仍然只是意念成佛而已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加持的即身成佛--宗聖上師

加持的即身成佛

「2、加持的即身成佛」,以眾生本覺的功德,與如來3密的加持力相應而成辦1切佛事之意,依加持的因緣而成佛,是名為加持的成佛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1理具的即身成佛--宗聖上師

理具的即身成佛

「1、理具的即身成佛」,是指1切眾生之身心,本來為2部之體,身為5大,是胎藏界本有的理體,心為識大,是金剛界本有的智德,身心即為2部,故凡夫肉身之外,更無本覺的體性,肉身的當相為大日法身,是名為理具的成佛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加持成佛--宗聖上師

加持成佛

「加持成佛」,是指依修行的功德,受到佛力的加持,而顯現成佛之相,真言宗所立的3種成佛之1。

此3種是「3種即身成佛」的略名:

1.理具的即身成佛。2.加持的即身成佛。3.顯得的即身成佛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5法身有4種--宗聖上師

5法身有4

5法身有4種」,除了前述聲聞乘所立的5分法身,其後更有菩薩乘所立3類的5種法身,分類為4種:

(1)菩薩瓔珞經所說:1.如如智法身:證如如之理的實智。2.功德法身:104無畏等1切的功德。3.自法身:菩薩乘所說為地上菩薩應現的應身,天台宗所說為勝應身,法相宗所說為報身中的他受用身。4.變化法身:即天台家所謂的劣應身,法相家所謂的變化身。5.虛空法身:如虛空離諸相的如如理。

此中如如智法身與功德法身為報身,報德分智慧與功德的2種,又指自法身與變化法身為應身,應德分地上、地前的勝劣。虛空法身即法身,總名之為法身之意,是以其皆為法身的德相之故。

(2)真言密教所立:於以上的4種法身之外,加上法界身合為5種,法界身之意,即6大法界。

分別聖位經偈說:「自性及受用,變化並等流。佛德36,皆同自性身。並法界身故,成37也」。

又指真言宗所說59字明秘釋中的禮懺諸經,於自性身之外,另立法界身,依此等證文章所說之意,而知4身之外有法界身。

(3)華嚴宗所立:華嚴大疏鈔第4卷所說的法門,1.法性生身:其言生者,如來之身由法性出生,故名法性身。2.功德法身:推其目,則為如來萬德所成之身,故名功德法身。3.變化法身:就其應言之,則有感無不形,有機無不應,故名變化法身。4.實相法身:言其妙,則無相無為,故名實相法身。5.虛空法身:稱其大,則瀰滿虛空,包括萬有,故名虛空法身。

(4)聲聞乘所立:即前述的5分法身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5分法身--宗聖上師

5分法身

5分法身」:早期的聲聞乘,是以5種的功德法而成佛身《功德法身》,聲聞乘即以此為3身中的法身:

1.戒法身:是指如來的身口意3業已經斷離1切過非的「戒」法身。

2.定法身:是指如來的真心寂靜,離1切妄念,是指「定」法身。

3.慧法身:如來的真智圓明,能觀達法性,是指「慧」法身,亦即根本智。

4.解脫法身:如來的心身,解脫1切繫縛,是指「解脫」法身,亦即涅槃之德。

5.解脫知見法身:知已實解脫,是指「解脫知見」法身,亦即後得智。

以上5種之所以有其次第,是由戒而生定,次由定而生慧,再次由慧而得解脫,最後是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。

前面的3種,是從因而受名,而後面的2種,是從果而付名,因為總是佛的功德,以此5法為成佛身,則名為5分法身。

大乘義章第20本說:「此5種分別為分,法是其軌則之義,此之5種成身之軌,故名為法。身者身體,此5佛體,故名為身」。

行宗記第1卷之上說:「5分法身者,戒定慧從因受名,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受號。由慧斷惑,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。出纏破障,反照觀心名解脫知見」。

濟緣記第3卷之下說:「5法成身,故名為分」。

王介甫金陵話路說:「5分法身,所謂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此5者,皆以超出5陰故。戒,超色陰。定,超受陰。慧,超想陰。解脫,超行陰。解脫知見,超識陰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

4等流法身--宗聖上師

等流法身

4.等流法身:這是3昧耶戒儀資秉記所說的法門,為9界隨類之身,非為佛身,或有佛形。但是本為無,而忽有暫現速隱之佛,故攝於等流身。平等流出,9界等同,故名等流出。
也是所說法爾的作用,故名為法身(密教又另立法、報、應的3身),分別攝此4身,而以  1字配於曼荼羅,胎藏界以中胎為自性身,第1重的內眷屬與第2層的大眷屬,是為受用,第3重為等流、變化的2身。

另外金剛界則以中央的大日如來為自性身,東方阿閦為自受用身,南方寶生與西方彌陀為他受用身,北方不空成就(釋迦)為變化、等流的2身。此4身又有橫豎的2種,「豎」之意如前說,「橫」之意則是指上述的4身又各各具足4身。

瑜祗經說:「5智所成,4種法身」。

分別聖位經偈說:「梵本入楞伽偈頌品云:自性及受用,變化並等流。佛德36,皆同自性身」。

2教論下卷說:「4種法身者:1自性身,2受用身,3變化身,4等流身」。

秘藏記末卷說:「法身,應身,化身,等流身,此4種身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3變化法身--宗聖上師

變化法身

3.變化法身:這是大日為地前菩薩及2乘凡夫所現的丈6應身,亦是傳說內證而據眾生。如今此應身已經證悟8相成道,轉變無究,故名為變化。緣謝隨即幻滅,機興則生,亦是法爾的為作,故名為法身。內說秘密,外宣顯教,1代百億劫的教主,即此法身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受用身--宗聖上師

受用身

2.受用身:此又分為2種:

(1)自受用身:理智相應,自受法樂之故,名為自用,即與上之智法身同體,或是指法然本覺之智名為智法身,法然始覺之智名為自受用。智身與受用,有別體之義,這是古來的異義,以前義為正。

(2)他受用身:為10地菩薩所現之法身。今此加持受用身應現10地,傳說法身之內證,雖有10重之別,然皆為法性所流,令他受用,故名他受用。此自他的受用,內證外用雖異,而共有受用之義,故名受用,又法然的事業,故名為法身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