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

虛空無為--宗聖上師

虛空無為

「虛空無為」,3無為之1。有部宗所立有2虛空,1是有為虛空,2是無為虛空。凡現於無色像所者,是有為虛空,本來常空者無為虛空。

有為虛空者有分限,有生滅,屬於眼識之所見。因是稱此為空界之色,為5蘊中色蘊之所攝,6大中空大之所攝,是有為無常。無為虛空者,無限無際,真空寂滅、離1切的障礙,1切有礙的物體得自在行動於其中者,是屬於意識之所緣,為3無為中的虛空無為。

世人所謂的虛空者,即空界之色,有為虛空。空界之色,其體性雖不障礙他法,但卻為他法障礙,現障礙於他有形物體而其體即滅,因此而名為有為。若實際的虛空,離於能礙所礙,亦周遍於有形的物體中,常恒不變,是為無為法,以無障礙解虛空之義。

俱舍論第1卷說:「虛空但以無礙為性。由無礙故,色於中行」。

正理論第1卷說:「虛空容受色等有為」。

俱舍光記第1卷說:「空界色,雖非能礙,而是所礙,被餘色礙而開避故其體不生。世言虛空者,於空界色說虛空聲」。又說:「空界復由虛空得有」。

大乘義章第2卷說:「如毘曇。虛空有2:1者有為,2者有為。」

唯識論第2卷、唯識述記第2卷之末所說的,則通指大乘通論的6無為之1。唯識論立6種無為,以彼有部所立虛空無為,並非實有之法,於佛所證得的法性上為6無為相中的1相。因為法性之體,離諸所有障礙,故名之為虛空無為,並非另外有容受萬物的無為虛空。

因而依有部之意,則虛空之語,直指宇宙的大虛空,依唯識則1者喻語,法性的無為,類似大虛空,故名為虛空。2者法性,即為虛為空,故名虛空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虛空10義--宗聖上師

虛空10義

「虛空10義」:釋摩訶衍論第3卷解釋虛空10義說:1.無障義,諸色法中無障礙故。2.周遍義,無所不至故。3.平等義,無擇故。4.廣大義,無分際故。5.無相義,絕色相故。6.清淨義,無塵累故。7.不動義,無成壞故。8.有空義,滅有量故(為有之空)。9.義空空,離空著故(為空之空)。10.無得義,不能執取故。

「虛空化」即為佛所化,如清異錄上卷所說:「玄奘論道釋云:道有為宗,舟航化。佛無為宗,虛空化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虛空--宗聖上師

虛空

「虛空」:此虛與空2者,都是「無」的別稱,虛無形質,空無障礙,故名虛空。而此虛空又有體與有相,體是指平等周遍,相則是隨於其他的物質而彼此互別差異。若依有部的宗義分之為虛空與空界之色,以其體為虛空,以其相為空界之色。並以此虛空為唯1的無為法,屬於聲聞乘至極之談的3無為之1,而攝於法處之中《意根所對之境,總名法處》,空界之色者,為眼所見的色法而攝於色處之中《青黃赤白等法,生眼識之所依者》,即為有為法。世人以此空界之色為虛空,故世人所謂虛空者為妄法,而不能免於生滅。

楞嚴經第6卷說:「空生大覺中,如海1漚發,有漏微塵國,皆依空所生」。同第9卷說:「當知虛空生汝心內,猶如片雲點太清裏,況諸世界在虛空耶?」同第10卷說:「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」。

起信論說:「虛空相是其妄法,體無不實,以對色故有,是可見相,令心生滅。以1切色法,本來是心,實無外色。若無色則無虛空之相」。

大乘義章第2卷說:「虛空有體有相,體則周遍,相則隨色,彼此別異」。

此體之虛空無為,有部立為有法,大乘立為無法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

普賢10願--宗聖上師

普賢10願

「普賢10願」:40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說:「應修10種廣大行願。何等為10?1者禮敬諸佛。2者稱讚如來。3者廣修供養。4者懺悔業障。5者隨喜功德。6者請轉法輪。7者請佛住世。8者常隨佛學。9者恆順眾生。10者普皆迴向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普賢3昧--宗聖上師

普賢3昧

「普賢3昧」,是普賢菩薩的修法,有顯密2法,顯教即普賢觀經所說,以普賢菩薩為本尊,觀諸法實相之理,懺悔6根的罪障,又名為法華3昧。修成此3昧時,則普賢菩薩乘6牙白象,示現於道場。

密教即普賢金剛薩埵念誦儀軌所說,身口意的3密相應,修成則能現成普賢之身,故名為普賢3昧。

又指普賢文殊2大士為1雙之法門,普賢主1切3昧,文殊主1切般若,協助佛的教化,故對於文殊般若而稱普賢3昧。

探玄記第18卷說:「普賢3昧自在,文殊般若自在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普賢--宗聖上師

普賢

「普賢 Visva bhadra 邲輸跋陀」,又翻譯作「Samantabhadra  3曼多跋陀羅」,或翻譯為普賢,或義譯作遍吉,而所謂的「遍吉」之意,是意譯「普」為遍,意譯「賢」為吉,所說之意雖有不同,但其義意則是相同。

智度論第9卷說:「1佛圖中有人癩風病,來至遍吉菩薩緣邊,1心自歸」。

釋門正統第3卷說:「妙德現於清涼,遍吉彰於岷峨」。

主1切諸佛的理德,定德,行德,與文殊所主的智德,證德相對。即為理智1雙,行證1雙,3昧與般若1雙,故以為釋迦如來之2脅士稱之。

文殊駕獅子侍候在佛的左方,普賢乘白象,侍候於佛的右方(今有反智右理左的說法,以示理智融通之義,又胎藏界的次第右蓮左金),此理智相即,行證相應,3昧與般若全者,即毘盧舍那法身佛。

華嚴1經之所明,歸於此1佛2菩薩的法門,故稱為華嚴3聖,是為1切行德的本體,故於華嚴之席說10大願,又為諸法實相的理體,故於法華之席,誓於法華3昧之道場自現其身。

嘉祥法華義疏第12卷說:「普賢者,外國名3曼多跋陀羅。3曼多者,此云普也。跋陀羅,此云賢也。此土亦名遍吉。遍猶是普,吉亦是賢也。…註經解云:化無不周曰普,鄰極亞聖稱賢」。

探玄記第2卷說:「德周法界曰普,至順調善曰賢」。

大日經疏第1卷說:「普賢菩薩者,普是遍1切處,賢是最妙善義。謂菩提心所起願行,及身口意,悉皆平等遍1切處,純1妙善,備具眾德,故以為名」。

楞嚴經說:「普賢菩薩言: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,10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,從義立名」。

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說:「是人若行若立,讀誦此經。我爾時乘6牙白象王,與大菩薩,俱詣其所而自現身,供養守護,安慰其心」。

晉華嚴經入法界品說:「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莊嚴重閣堂,與5百菩薩摩訶薩俱。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」。

探玄記第18卷說:「名中先標上首2人,以其是助化主故。釋有3義:1普賢當法界門是所入,文殊當般若門是能入門。2普賢3昧自在,文殊般若自在。3普賢明廣大之義,文殊甚深之義,深廣1對故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

遍--宗聖上師


「遍」是指「遍1切處」的法身佛的梵名,名為毘盧舍那,1名遍1切處,以如虛空無遍際,遍滿於1切處故名。

普賢觀經:「毘盧遮那遍1切處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密意--宗聖上師

密意

「密意」,對於佛意有所隱藏,不為顯了真實所說之意,又指佛意深密,並非因人《尚在因位初修行的人,還未到達佛果以前的修行者的總稱》之所能測知,故名為密意。

觀經玄義分說:「佛密意弘深,教門難曉,3賢10聖弗測所闚,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」。

最勝王經第1卷說:「汝等當知,云般涅槃有舍利者,是密意說」。

唯識論第9卷說:「密意言顯非了義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1印2明--宗聖上師

1印2明

「1印2明」:賴瑜秘記記載說,金胎2部的大日、菩薩印,皆為遍法界無所不至的塔印,其真言在金剛界大日為「哇Uah」,於胎藏界大日為「阿Ah、哇Uah、囉Ra、吽Hum、佉Kha」的5字明。

金剛頂經說:「諸法本不生(2地),自性離言說(2水),清淨無垢染(2火),回業等虛空(2風2空)」。都是在強調說明無所不至的塔印。

大日經真言品說:「我覺本不生(2地),出過語言道(2水),諸過行解脫(2火),遠離於因緣(2風),知空等虛空(2至)」。

這是說無所不至的塔印,但是2部的大日,俱以塔婆為3昧耶形,故稱為1印。而2部大日的種子為「阿Ah、哇Uah」2字相互交替,故稱為2明,故名為「1印2明」。

這是密教阿遮利在最初傳法時,是為秘而不授的印明。

原雙紙記載說:「師傳說:體不變故,印為1。說交替故,真言為2種」。

口傳:體不變故,為6大法界之體,無相無分別之義,說交替故,為設說之義。又指體不變者為口訣,2部皆為同1種法身,故其印亦為1種,住於理而說胎藏界之法,名為胎藏部。若住於智而說金剛界時,則名為金剛頂部,故說有2種。

問:以「阿Ah」等5字為6大法界的真言,以「哇Uah」的1字,亦為法界的真言是何義?

答:「哇Uah」為水大的種子,此「哇Uah」字引長,則其響為「阿Ah」字即地大的種子,而於此地大的方形。切於角違,即為「囉Ra」字的3角火轉,又折半此水圓形。即為「吽Hum」的半月風輪,又於風大的半月合火大的3角,則為「佉Kha」字的團形虛空輪,故「哇Uah」字具5大的種子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

印契--宗聖上師

印契

「印契」,舉例如千手本尊的印契,名為千眼印相,出於千臂經所說,先以2小指、無名指、中指,各以甲背相觸著,另外2人指豎頭相拄2大指側搏附於人指第2文上側,腕開5寸許,置於眉間而誦本尊的真言。

因而「印相」是具有標示法界的性德,並非虛偽之意,故名為契,契也是指契約,具有不改之義。

即身成佛義說:「手作印契,口誦真言,心住3摩地,3密相應加持故,早得大悉地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印相--宗聖上師

印相

「印相」,於胎曼大鈔第1卷說:「左手作拳,仰置臍,右手覆掌安臍上」。

此印相即專指金剛部的定印。另外又指印的形相,例如不動明王的印相為刀劍之相,觀世音菩薩的印相為蓮華形等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1印--宗聖上師

1印

「1印」,即指1「印相」,2「印契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明--宗聖上師


「明」,是智慧的別名。

佛地論第1卷說:「有義明者以慧為性,慧能破闇故說為明。有義無礙善根為性,翻無明故」。

大乘義章第14卷說:「知法顯了故名為明」。

又指真言的別名,因為真言能破煩惱之闇,故名為明。又由口說名為真言,由身現名為明。又指佛放光明,於光中說法故名為明。

演密鈔第1卷說:「明者明咒,真言之別稱,梵語尾儞也,此譯云明。破闇為義,梵語漫怛羅,此云真言,或名神咒。謂此真言能破眾生煩惱闇障,義翻為明,咒即明故」。

大日經疏第12卷說:「破除1切無明煩惱之闇故,名之為明。然明及真言義有差別,若心口出者名真言,從1切身分任運生者,名之為明」。

秘藏記本說:「陀羅尼者,佛放光光之中所說也,是故陀羅尼與明其義不異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印--宗聖上師


「印」,又翻譯作印契、印相、契印等。密法的修持,多用指頭作種種的形狀,作為法德的標幟即其特性。由小指次第數至大指,此為地水火風空的5大。又以左手為定,右手為慧,以此左右10指為種種的印相。例如標火德而結火印,標水德而結水印等。

菩提心論說:「身密者,如結契印,召請聖眾是也」。

大日經疏第13卷所說:「此印者,即是法界之標幟。以此印故,表示法界之體,即名法界幢」。

補陀落海會軌說:「左手寂靜故,名理胎藏海。右手辦諸事,名智金剛海。左手5指者,胎藏海5智。右手5指者,金剛海5智。左手定右慧,10指即10度,或名10法界,或曰10真如。縮則攝取1,開則有數名。左小指為檀,無名指名戒,左中指為忍,左頭指為進,左大指為禪。右小指為慧,無名指為方,右中指為願,右頭指為力,右大指為智。…小指為地,無名為水,中指為火,頭指為風,大指為空」。

又指佛菩薩手所執種種的器具亦稱為印,即3昧耶形。

大日經疏第20卷說:「印謂所執印,即刀輪罥索金剛杵之類」。

又指教理的決定者亦稱為印,例如實相印、3法印。

大乘義章第2卷說:「優檀那者,是外國語,此名為印。…法相楷定,不易之義,故名為印」。

秘藏記上卷說:「印決定義」。

又指印章等物,例如象器箋第19卷所說:「毘奈耶雜事云:時有賊來盜僧庫藏,並及私物。為無記驗,苾芻不知何時失物。佛曰:苾芻可畜其印,應用5種物為印,所謂鋀石赤銅白銅牙角。佛言:凡印有2種:1是大眾,2是私物。若大眾印,可刻轉法輪印,2邊安鹿,伏跪而住,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。若私印者,刻作骨鎖像或作髑髏形,欲令見時生遠離故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

印明--宗聖上師

印明

「印明」,此中所說的「印」是指印相《印的形相,如不動明王之印為刀劍的狀相,觀音之印為蓮華形…等》,「明」則是通指陀羅尼,也是智的簡稱,或指諸佛菩薩的通立而言,如「1印2明」所解釋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正受--宗聖上師

正受

「正受」是從梵語的「Samaya 3昧」1詞翻譯為正受。「Sa 3」翻譯為正,「maya 昧耶」翻譯為受,是禪定的異名。因為禪定能「定心,斷離邪亂」,以其義意翻譯而名為正,又指禪定能使心無念、無想,領納佛法在心,故名之為受,有如明鏡之無心現物。

大乘義章第13卷說:「離於邪亂故說為正,納法稱受」。

探玄記第3卷說:「納法在心名為正受」。

觀經玄義也說:「言正受者,想心都息,緣慮並亡,3昧相應,名為正受」。同觀經玄義的序分義說:「因前思想漸微,微細覺想俱亡,唯有定心與前境合,名為正受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3昧耶--宗聖上師

3昧耶

「3昧耶Samaya」,3昧耶的義意甚多,可以時(1時佛在)、會(大曾經)、宗(顯宗論)、平等、誓願、驚覺、除垢障…等。

秘藏記說:「佛知眾生身中本來自性之理,與佛等無差別,而眾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2覺與佛等,恒覆蔽於6塵煩惱而不能顯出,是故佛發悲願,垂我拔濟眾生如我之誓願。若有眾生歸依,則住於法界定自受法樂之如來驚覺,而不敢違越本願。影向行者之所,以真言印契加持護念。譬如國王自造法令不敢違犯,使他行之。眾生蒙佛之加持力,突破6塵之游泥,出現自心之覺理,如賴春雷之響而螫蟲出地。知與佛等無差別者,是平等之義。使如我而無異者。是誓願之義,如來驚覺者,是驚覺之義,眾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,是除垢障之義。如佛部,餘部亦同。如1佛,諸佛亦同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3昧耶戒--宗聖上師

3昧耶戒

「3昧耶戒」:授傳法灌頂以前所授的作法。因為3昧耶具有不違越的義意,故適用於通戒,亦即最初的登上法座,其次是振動金剛鈴作法,3.歸命,4.運心懺悔,5.歸依,6.發心遮難,7.請師,8.羯磨及楊枝打,9.塗香,10.花鬘,11.燒香、燈明,12.齒木,13.金剛線,14.金剛水…等等。

依諸儀軌訣影第1卷所說:「密教修行,先受3摩耶戒,是為初門。今修4度加行終,傳法灌頂之時,初受3摩耶戒者,是末世之作法。何則?所謂3摩耶戒者,以3種之菩提心為戒。住於根本3摩地之心,而非3平等則之心,則行法不成就故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3摩帝--宗聖上師

3摩帝

新譯稱為「3摩帝」,義譯為定或正受、等持、等念。又名為現法樂住。定與正受,其義同前所述,平等保持心,故名為等持。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,故名為等念。這是從利他業而解釋之意。又現定中的法樂,故名為現法樂住,是皆正受的異名。

唯識論第5卷說:「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,智依為業」。

探玄記第3卷說:「3昧此云等持,離沈浮,故定慧等,故名等。心不散,故住1境,故名持」。

法華玄贊第2卷說:「梵云3摩地,此云等持。平等持心而至於境,即是定,云3昧者訛」。

玄應音義第3卷說:「3昧,或言3摩提,或云3摩帝皆訛。正言3摩地,此譯云等持。等者正,正持心,持謂持諸功德。或云正定,謂住緣1境,離諸邪亂」。

菩提心義說:「梵云3摩地,唐云等念。入有情界,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

3摩提--宗聖上師

3摩提

梵名「Sama dhi 3摩提」,翻譯為定,或譯為定,或譯為等、等持,都是指平等保持心性之義。此說是為散定唯有心,另外又有翻譯為等至、等引的2種。

使心定於1處而不散動,故名為定,是正受所觀之法,故名為受,能調心的暴躁,直心的彎曲,定心的散亂,又名為調直定。正心的行動,使合於法的依處,故名為正心行處。息止緣慮,凝結心念,故名為息慮凝心。

智度論第5卷說:「善心1處住不動,是名3昧」。同論第28卷說:「1切禪定,亦名定,亦名3昧」。同論第20卷說:「諸行和合,皆名為3昧」。同第23卷又說:「1切禪定攝心,皆名為3摩提,秦言正心行處。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,得此正心行處,心則端直,譬如蛇行常曲,入竹筒中則直」。

止觀第2卷說:「通稱3昧者,調直定」。

大論說:「善心1處住不動,是名3昧」。

大乘義章第13卷說:「定者當體為名,心住1緣,離於散動,故名為定。言3昧者,是外國語,此名正定」。同文第2卷說:「以心合法,離邪亂,故曰3昧」。同文第9卷說:「心體寂靜,離於邪亂,故曰3昧」。同文第20卷說:「定者據行便息亂住緣,目之為定。就實而辨真心體寂,自性不動,故名為定」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

修得--宗聖上師

修得

所謂「修得」的禪定之意,是指色界、無色界眾生心地的作用,必須勤行修習而後能得之意。如3學中的定學,6度中的禪定波羅蜜,即指修得的禪定。

本文出處:菩提根本戒頌(宗聖上師造)—台灣佛教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