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高級佛學:密教規矩、戒律(5)--佛慧上師

先「悟」則已經「成道」了,故其1切心想意念的「純淨」,皆由「大信」的啟發,得到了「上師3密相應」,而灌注了103世諸佛的「靈命」,不必經由「慕、修、成」的3個階段,瞬間就已經具足了超世絕塵的「大般若」。
 
世俗之人,多囿於執情俗念,無法窺知大乘的奧義,自然要盲目的摸索學習,處處難免為業所障。在生命的流轉過程之中,往往又是1念初息,萬念又起,才斷1惡習,而餘惡又紛紛相續。
 
在這種載浮載沉的流轉之下,絕對無法相應於佛,當然更談不上「消業往生」--業即煩惱,往生即無生或修道成道的果報了。
 
若是有了「先悟」的般若,則沒有任何「業」所能「障」其修道,自然地沒有任何道不能成了。
 
這是從果向因的立論,故知皈依上師,乃1切道的入手,因世間再無直接了當的宗教信仰,是如此敢承擔眾生惡業的「神職人員」,能對宇宙真理做最詳盡的剖析,和願意採取「低姿勢」的方式,去接引眾生。
 
信仰上師,是即與道冥合的另1種直接坦蕩的詮釋。由此「1著」,即「頓入」了最高次元的「上師的悟之冥思」的中心點,瞬間擁有了「大日如來」的法身慧命。
 
因為任何的生命改造,或精神思想的轉移,都是殘缺不全的外在掩飾而已,根本無法契合「道心慧質」。換言之,任何高深優秀的理論,永遠是踏空不實的「概念」,儘管外表包裹得幾乎盡善盡美,其實是殘破不堪的空殼子。
 
當然也是不堪1擊的假相。
 
那麼,直入「上師的悟之冥思」,就是所謂「真言凡夫修了3摩地法,超越等覺菩薩的心地法門,越3阿僧祗劫直了成佛」之義。
 
更由密教的「莊嚴國度」的感召,由此「即身論」而開顯了84千法門。簡明的說,與上師相即相入,就是「直入佛心」直解佛意,才能立於永勝不敗的聖域。
 
因為只有「上師」才能擁有「不死、不敗」的秘訣。
 
從釋迦牟尼開創佛教以來,1直把這1「中心」概念,隱而不說,並非真的「不可說」,而是「不疑謗、不驚、不懼」的大根利器,實在少之又少,深怕外道與惡徒扭曲「佛意」,造成更大的「佛冤」。
 
事實上,從佛陀算起,每1代的祖師級人物,個個都是「大日」的顯化,以延續法身的「正脈」。若非如此,則36千經教,皆無從立足,1切理論永遠無法實現。
 
談到這裡,已經接近了尾聲,接下來必須提到「根本戒」的重點,和「侍師50頌」的實踐。
 
3昧耶戒」是直接的「成佛心戒」,是1種不由言論,不依諸法的「親近佛、熏染佛性」的秘訣,也稱為根本「成佛戒」。
 
而「菩提根本戒」或「菩薩戒」,則是84千法的行為總綱,「侍師法50頌」則是「3昧耶戒」的實行細則。
 
這是為要讓「已悟」的修行者,能夠施行「方便教化」的規矩,才不致於在「自由自在」的心念之下,造次越矩而不自知,反而「執悟成迷」。
 
「成道的根本戒律」是佛教真言宗39世 宗聖上師 依照諸大乘經典的「密秘教義」,收集而成的「戒頌」,在所有直指佛心,「直了成佛」的大乘典章之中,無不將此戒律視為直截了當的「智慧寶劍」。
 
1切教義名相,亦重覆的1而再的注釋,以各種不同的名詞,詳加述說。
 
之所以用「根本」的用義,在於強調其「重要性」和「不可移易」之理體。在「戒」而言「戒」,是有「戒體」和「戒相」2義,「戒體」是戒的本義和信者的「本心」,是即1而不2的概念。
 
「戒相」是說言行和表相,先將「戒義」融入自心,使合為「1體」,雖然「戒」與「心」是2回事,但融為「1體」之後,實際已分不出2個個體,故為「2而不2」,其1切外在的言語行為,就是「道」的運作表相。反此,皆為塵為染。
 
在「慕道、修道、成道」的觀點上,有「1悟」即具足1切功德者,亦有「悟後」才修成功德者,其「理體」是2個截然不同的出發「點」。
 
所謂「具足1切諸功德」之義,是從「眾生皆有佛性,皆得做佛」的觀點上而論的,只要能「悟」此道理,則立即與佛「冥合」,服佛之服,語佛之語,行佛所行,是人與佛何殊異?這是站在佛的立場,以佛為主觀意識,才能「具足1切諸功德」。
 
但是,人間有更多的「微細業障」,無法像魔術那樣「點石成金」,很多客觀因素的限制,無法「立即成佛」,必須假以時日的熏陶,始能修成「1切諸功德」。這是從眾生「本迷」的立場立論的,因「成佛的主觀條件不夠」,故無法即刻具足「1切諸功德」,所以,必須從「悟之後」,才逐漸修成「1切諸功德」。
 
無論如何,「悟」是絕對的條件。
 
世俗宗教皆從「聞、思、修」入手,但大乘密教,必須先從「悟」入手。「悟」就是1切佛法的「根本」,故云「根本戒」。世俗宗教的所有「禮讚頌詞」,皆空幻的「禮頌神」。而密教的1切「禮讚頌詞」,皆以「禮頌上師」為目標,其最大的差別在於此。
 
所有的「大乘句義」,皆需先標立「本尊」,而後才能獲得修行的「實在感」。故侍師實際為「侍佛」的「假方便說」。
 
凡「正統」的密教徒,都必須自認為是「佛子」,而所謂「佛子」就是從「佛口所生」的「金剛薩埵」,具備了「已發心」的堅持著「無等的誓約」,才能有資格的更進1步,去進而修學「33昧耶」。
 
不只是觀念上的而已,是「本來即是」的具象化。
 
就是說,上師為佛的應化,具有「能生佛子」的「本事」,也是諸法之王,故金剛薩埵就是法王之子,名曰「普賢」或「法王子」。在人間的國王,有少分類似,不得已而稱「諸法之王」,是為「格義」的名詞,1般在密教界統稱「教王」或「法王」。
 
事實上,312部經論,都是朝此「中心」而編寫的。所有的「3千界內的慈悲主」,103世諸佛國,無不指此「不可說」的「本尊御座」而立論。所以說,密教為宇宙1切疑問的「百科全書」,實在1點也不過份。
 
佛慧上師  手稿
 
本文出處:高級佛學講義--佛慧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