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高級佛學:密教規矩、戒律(2)--佛慧上師

因此,可以肯定的說「福慧雙修」,捨此「大日供養」,則歷劫恒沙供養,悉皆白費精神。這當然是在強調「佛法」殊勝難遭遇,而要生逢「佛世」即為難上加難。
 
在密教的國度裡,不論依戒、依法、依佛、依僧總比不上依師來得直接。故除了選擇教門之外,選擇「上師」則成為生死絕亡的唯1關鍵。
 
選對了固然可喜,選錯了可能就要「1失人身,千古難再」的沉淪,想要回頭再來,恐怕非得歷經「3阿僧祗劫」了。
 
因為1切法,都是依上師而建立的。在密教的「倫理」上,其師徒關係不比尋常,不止是師徒的認同而已,其1切「法要」,都必需經由上師的傳承親教,故1般世俗的「父父子子」傳承,只是少分類似而已。坦白的說,密教的「倫理」是佛佛相授,佛佛親教的1種特殊關係。
 
為了「相應」於師,則所有學人都必需以師為馬首是瞻,而1般凡夫初入宗門,多少都是由「前輩」學人的指導,慢慢的摸索前進。
 
這是密教所建立的「師兄」制度,即所謂「入門有先後,悟道無大小」之理。但是從「入門」到「悟道」的過程,雖然有賴上師的調服點化,而「前輩師兄」的善緣指導,或惡緣逆增,也都是1切成道的「助緣」,亦即所謂的「同學法侶」。
 
依師而獲得成就,必需有「同學法侶」的「助緣」,才可能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。
 
善惡助緣
前面已經說過了,上師即是教主、法王,是「諸佛」在人間的代理人,所以「諸佛子」就是法王在人間的「佐理大臣」。佛陀在華嚴經所提的「10方如來有長子,其名曰:「普賢」」。
 
即為「普門變現吉祥」的「薩埵」,是由「發心出家學道」的菩薩所繼承。另外,由許多認同佛法真理的「發心在家入道」的菩薩所護持。
 
出家菩薩維護真理法脈於不墜,在家菩薩出資維護教團的生存,共同延續了佛法「普渡眾生」的香火,同樣都是功不可沒的「總理大臣」。這是很重要的「4眾弟子」所組成的教團。
 
然而「團體」的組成份子龐雜,其知識品性參差不齊,故遵守教團規矩和教團倫理的「意識」,就成為每1份子的責任與義務。
 
雖然上師擁有弘教傳道的任務,但是許多的教務,仍然必需交由「長子」去全權處理。因此,教團中每1份子的學習,也都必需朝著「悟道」的方針邁進,因為只有「悟道」之人,才能擁有絕對的智慧,去協助法王處理「萬機」。
 
這樣1來,「當下」或「直下承當」1詞,就展現了不同境界的「般若慧劍」的威力。
 
順境助緣-善緣
1個依師而獲成就的「普賢」,自然在遇到1帆風順的環境之時,知所以用「感恩」替代警惕,將1切的「順境」用之於弘傳教義,以便吸引更多的信徒歸入教門,共同為「普渡眾生」而作出最大的貢獻。把1切的「功德」,歸諸於諸佛之所恩賜。
 
例如:擁有健康的生命。需知此1健康的生命,乃來自於大毘盧遮那所賦予,很快就會消逝,必需盡量運用此生命存在之時,全力推廣真理,絕不做任何的「浪費」,以致虛度此生。
 
又如:父母健在,妻兒健康在在皆應「知所感恩」,盡力回報佛所恩賜。
 
俗人最容易在順境之中,造下不可挽回的惡因,使自己和家人陷入永劫不復的困境。這是因為世俗之人,缺乏「夕惕若厲」的思考能力。更可以說,身處順境中人,很少人理會「虔誠、恭敬、感恩、慚愧」的哲理,以致輾轉「福報享盡」,掉入惡報的苦海。
 
此時,教團中的「同學法侶」,成了苦海迷航中的指航員。幸運的話,就會出現「善知識」--1「幸福」乃在於平日所結的善緣果實,指導自己應如何的止惡向善,驅迷就悟的修福修慧,將1切的惡劣心性「放諸沙塵」,給自己預留1條幸福的生之路。
 
若身在順境的幸運兒,不曉得如何與人廣結善緣,則最後將會隨波逐流的沉淪生死了。
 
照理說,凡是依師即可免於此難,為甚麼還有「福報享盡」之時?是否「依師」仍然有不完全圓滿的缺失?或者上師也有不慈悲濟度的時刻?
 
這是因為在順境中的人,比較容易忽視「戒律」,而且比1般人更輕易的退墮,往往因輕蔑藐視法王的「獅威」,引致護法諸天的唾棄,又比普通人更輕賤「福報」,故無善知識的提攜。人生苦短,而「福報」更是脆弱,除非追求到「般若現前」,才是永享不盡的福報。
 
逆增上緣惡緣
依師而得成就的真諦,並非長時間的處在「順境」之中,因為1個人的天賦,在於能夠善處「惡境」,坦然的面對任何「橫逆」的打擊。真正成熟的人,個個都是從逆境之中掙脫出來的人。
 
換句話說,就是未曾寒徹骨,哪得梅花撲鼻香?若天不降大任於斯人,就不會乏其所有,苦其心志和勞其筋骨了。
 
這種說法,往往不為身在逆境中的凡夫所接受,更很難獲得只求「福報」的宗教徒所理解。因為,只有身心都處在痛苦不拔之中的人,才會主動的尋求宗教的撫慰,若不能獲得平安與「福報」,那麼信仰宗教已無意義可言。
 
這樣的理由無可厚非,而問題是,處在困境中的信徒,無法知悉,此1深痛的「果苦」,有著遙不可知的「遠因」,而這1切的「惡因」,皆緣於貪瞋痴所造成的「無知」之盲點。--待續
 
佛慧上師 手稿
 
本文出處:高級佛學講義--佛慧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