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初級佛學:2.甚麼是皈依?--佛慧上師

皈依」是投靠依止之意,指個人誠信大自然的生命真理,願意捨棄10惡的錯誤劣習,願遵守1切戒律,相信最實在的信念,即認同自性(生命的本質)為佛,願依靠戒律而解脫1切苦惱,得大智慧,並加入教團,為弘揚生命真理而奮力不懈。
 
按理言,教團為最高指揮單位,是以皈依者必需奉行教團的原則,1切行為舉止應以教團為榮,並努力學習教義,使自己成為教團中的中堅份子。
 
舉凡1個初皈依者,依照教團教義學習,久而久之,自然智慧成熟,則1切萬千煩惱1時俱得解脫,即名為「轉凡入聖」。然後依自己所學,按照1定的規矩,進而指導初學者,這是每一個皈依者應盡的義務。
 
皈依的原則有3皈、4皈、5皈不等,通常都是指3皈依而言,即為毫無宗教知識或1知半解的初信者,所舉行的1種儀式,凡受此儀式灌頂(洗禮)之後,就是「正信」者,其1切生活工作,皆需要依照教團的指導而進行。在宗教的立場而言,這種依教義而活的行為,就叫做「宗教生活」,其意義即為「捨凡入聖」。
 
1個「正信」的教徒,必需信守1切教戒,並執行實踐教義,這在佛教術語上,就是被濫用最多的「修行」1詞。教團跟1般工商團體並無2樣,是由1群志同道合的個體所集結而成,所不同於世俗社團者,是追求的理想目標不同而已。即1般社團是為了權益而結合,屬於謀取名利的團體,而教團是捨己為人,犧牲奉獻的團體,其旨趣自然與眾不同,對組成份子的心理建設,自有1套嚴格的標準,這是為維繫教團的整體生命而設。
 
皈依佛
這是「正信」者加入教團的第1個信念。此言佛者即專指釋迦牟尼佛,即第1代的創教祖師爺。就是發願願從灌頂(洗禮)日起,永生依止這位大覺者所立的教義,追求解脫生命苦惱的真理,同時也強烈的希望自己成為無上的大覺者。
 
皈依法
「法」,在此專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理教義(經典)。意即1切束縛生命的煩惱障礙。是說每1位「正信」的人,依佛陀所說的方法,按步去學習並實踐(實修實證)之,就可以擺脫纏縛心靈的1切煩惱。想解放心靈,使精神自由煥發,捨此佛陀正法,實在渺不可得。
 
皈依僧
僧即指教團之意,是說每一位「正信」者,都應該依附教團參與進退,舉凡1切生活起居,或士農工商等百業經營,皆依教團規制。在外的1切行為,代表教團對外的形象,其言行舉止在在與教團的榮辱,息息相關。故「正信」之人,不祇是依止教團而已,實質上更負有延續教團命脈的使命。
 
皈依戒
,等於宗教社會的法律。佛陀入滅之前,囑咐弟子們要依戒為師,意欲所有的後學者,都因堅守戒律,而達到團體的和諧無諍,真是用心良苦。
 
就是要每1個「正信」的教徒,都能共同遵守教團運作原則。教團的每1份子,都有責任指導任何1位新進的「正信」者,亦即每一位新進,都要把教團的先進前輩,視為最佳指導(善知識)老師,向他們請示教義。
 
戒,大致上可分為共戒與不共戒2大類別。不共戒部份留待以後「3壇戒」章節再行探討,現在僅就共戒部份提出解釋。所謂共戒,即共同遵守的戒律,是教團上上下下所應信奉的原則。
 
本文出處:初級佛學講義--佛慧上師著作,台灣萬佛會出版。